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226章 壯丁不足,田園將蕪(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26章 壯丁不足,田園將蕪(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1 / 2)

蒙毅今日難得的安靜,二世看過去,發現他一副穩操勝券的模樣,

“司寇可同意內史之見?這人口的疾患,都在關西諸郡?”

“臣也以為無差。”

秦二世其實很不相信,難道老秦國國中一點問題都沒有,這些人是不是都在粉飾太平。二十年前有人告訴自己說,關中秦人的人口數量乃天下六國數量之總和,扶蘇相信,但是二十年之後,扶蘇卻並不相信。

戰爭就是讓人民不聊生的東西,即便是戰勝國又怎麼樣,舉國之力滅掉六國,實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秦二世又問:

“那既然你們都認為關中之患乃在山西六郡,誰人有解決的辦法?”

【因為重新劃定關中,從此以後關東六郡改為關西六郡,以常山為界。齊國之地屬於山東諸郡群。】

蒙毅靈機一動:

“皇帝陛下,其實臣以為,趙地老弱病殘諸多,是帝國之患,卻也是帝國之喜。”

“司寇何意?”

“為帝國之患,是因為趙地長此以往,民怨積壓,不利於臣服陛下;這為帝國之喜,卻也是因為趙國老弱居多,並不足以擔憂,只要陛下稍稍用軍隊鎮壓,便可消除禍患。”

眾人聽了,都紛紛點頭稱是。

“如今臣有兩個對策,不知陛下打算選擇哪一個?這第一,是這件事當做帝國之喜,那便是要及早解決,但是兵強民困,不正利於鎮壓,所以如果把這件事當做帝國之喜,臣以為可不必計較。這第二,那便是把這件事當做帝國之患,可如果當做帝國之患,那解決辦法就只有輸送咋們老關中的錢糧去撫養這些老人,看似是扶危濟困,可是卻是在對山西諸郡傾斜資源。以帝國如今的實力,那就是舉國之力贍養這些老人,於帝國,只有名聲。”

如果當官的都是這麼想問題,那天下可就危險了,所以這就是蒙氏兄弟雖然忠心耿耿,實力超群,但是二世絕不會讓他們為丞相把控朝政大權的原因。

這兩兄弟,說到底還是時代的產物,習慣了用壓榨百姓作為鎮壓底層的方法,如果要把帝國的軌道拉正,靠他們自然是不行的。

二世不禁皺眉。

“大爭之世早已經結束,如今是大治之世,趙地的子民如今也是秦國的子民。長平之戰四十萬遺骨在渭河裡飄了四十年,朕下令安葬了這些屍骨,樹立了墳冢。可是諸位難道以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帝國,難道只會掩埋白骨?民生大事就在眼前,但是卻置若罔聞,又豈是天子所為?”

朝中一片寂靜。

“在朕看來,如果現在就把這件事當做秦國自己的頑疾加以解決,那麼趙地可安百年,子孫後世亦是有福。不如此,方是愧對先帝和凌煙閣諸位集畢生之力方才一統的天下。華夏素來愛好和平,正是因為天下人都有著同為華夏後人的共識,所以天下一統才能是人心所向。朕既然畫趙之地為關中,自然會對老關中人和老趙人一視同仁,那諸位還以為邯鄲諸郡民不聊生是喜事嗎?”

眾臣聽了,自然都不敢出聲。

二世說了這樣的話,不免讓蒙毅對二世心生誤會。

當初不是皇帝主動說起關中本位制,保證的就是秦國百姓的利益嗎。如果不是因為二世當是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在朝堂上力排眾議,堅持認為只有保住老秦人的基本利益才能保住秦國天下的決策。

如今秦二世這是要變了這個方向?

蒙毅登時神色大變,他生來就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也是不需要掩飾他的情緒。蒙氏的子弟,生來就是人中之傑,善於聽教,忠心耿耿,問心無愧,向來是有什麼說什麼。

但是今日這個時候,蒙毅他自己卻嘴唇哆嗦了一下,什麼都沒說,就像是他當初眼睜睜看著先帝追求長生不老,但是自己卻不敢言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