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始皇帝陰雲滿面,周青臣心裡一怯。
焚燒詩書,必然遭到天下士人反對。
周青臣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來了。
他想效仿茅焦,勸諫始皇帝,以博得始皇帝的歡心,謀取高位。
但是他但是微微偷瞄了一眼始皇帝的面色,卻嚇得幾乎要兩腿發軟,自然不敢開口。
“此時來見,有何事?”
低沉的聲音從上座傳來。
這一句,也是問的周青臣微微一抖,陛下尚且未讓他們平身,竟然直接就問了這樣的話。
周青臣更是坐不住,於是吞了吞喉更,他想等著淳于越先說。
周青臣,他是靠大臣舉薦入宮的博士。其才學幾何,他自己心裡有數。
而他旁邊的這位淳于越,那可來頭大了。
淳于越,出自稷下學宮,雖非荀卿門下高徒,但是卻是齊國赫赫有名的儒生。
在朝野之中,論及學問,李斯之下,便是淳于越。
這一點是朝野上下人盡皆知的。
唯一不同的是,李斯如今是徹徹底底的法家信徒。
早在七國尚存時,他就已經看出這天下的命運將要被秦國主宰,而齊國的君主昏聵無能,於是淳于越放棄了齊國,他來到秦國,為秦王效力。
雖然他選擇了秦國,但是秦國並沒有選擇他,也沒有選擇儒家。
要想在以法治國的秦國朝堂上有的一席之地,其實並不容易。
雖然但是,淳于越還是做到了。
一身正氣、學識淵博的淳于越,很快被嬴政所注意到,後來還被指定為當今太子的師傅。
章臺宮的氣氛,可謂十分壓抑,周青臣還保持著作揖的姿勢,又知嬴政在前方,所以不敢亂動,也不好用眼睛偷瞄淳于越。
反觀淳于越,他見嬴政正在氣頭上,從小腹間微微提了一口氣,而後就對著嬴政上諫。
“不知焚書一事,陛下可已有決斷?”
嬴政聞言,剋制住自己的怒氣,盡力使自己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