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詩書,那本就不是庶民該享用的。至於那些士人,當他們願意向朕效力,那麼他們就是我秦之國士,可是當他們並不願意向秦效力,便是與朕為敵。”
這些話,不知道對以前的扶蘇有沒有用。
但是對於以接觸過平等文明民主等思想的扶蘇來說,這些理論比他秋天的落葉還要無力。
但是事實就是,如今還處在政府權力演變的封建初期,扶蘇自然也不會反駁。
要想讓一個龐大的國家或者說是一個社會井然有序的進行,那麼在這個國家或是社會里的所有公民就要讓渡出來一部分權力,將這些權力交給政府,讓這個政府來做決定分配這些資源。
這才是政治。
而封建社會時期,皇帝一個人,就代表這一個政府。
所以,要想讓這個國家或者這個社會不崩潰,這個國家的皇帝就必須是個好皇帝。
孟子的非聖人莫之能王,道理如斯。
扶蘇很快又挺起胸膛,對著嬴政肅容。
“陛下之教誨,扶蘇自當謹記於心。但臣堅持認為私學必須要在民間加以廢除,但焚書之事,萬萬不可行。”
嬴政的臉色微微一變,眼底一片暗沉。
“汝在朝堂上公然言曰贊同李斯,但是下朝之後,卻對朕言說,焚書之議,禍國殃民。朝令夕改,對於大事沒有自己的主張。如斯行事,教朕如何放心日後汝為二世?”
扶蘇心裡微微溼了一下。
但是扶蘇卻道。
“臣為二世,遙不可及。君父精力正盛,臣心中如何想的都是輔佐君父。”
嬴政聽了,自然笑了。
輔佐朕?
分明是朕好好培養你。
但是嬴政隨即又想到,他這個兒子,也確實做了些事情。
嬴政的目光柔和了不少,右手手指微微敲打著他的劍柄。
上次扶蘇就是那麼說的,所以嬴政給了他治粟內史。
澄黃的日光透過窗牗灑落到嬴政的漆案上,不知是哪裡來的桃花,竟然飄到了章臺宮。
扶蘇望著那瓣落花飄到自己的腳面上。
嬴政這才道。
“平身吧。”
扶蘇這才放下一直端著的手。
“君父,恕臣直言,非扶蘇心志不堅,扶蘇方才也道明過此事原委。非臣朝三暮四,一時想一出,實在是,君父是大秦帝國的皇帝,凡事皆由君父決定。既然君父先前已經否定臣的主張,那麼臣只有附和李斯之議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