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鑄榮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鑄榮光 (3 / 6)

肥水不流外人田,兩個女兒也都嫁給耶律觀音女的孃家親弟弟。長女嫁的是觀音女的二弟、秦晉國王耶律隆慶,冊封為秦國妃;次女嫁給觀音女的三弟、齊國王耶律隆祐,冊封為齊國妃。也就是說,觀音女自己嫁給嗣舅舅,倆閨女則嫁給親舅舅。

他們的獨生兒子蕭紹宗,則娶了遼聖宗的長女宋國公主燕哥,這兩個人雖是平輩,卻是姑表親,十足的近親結婚。

雖然身份尊貴,蕭繼遠卻不像某些紈絝子弟,純屬是爛泥糊不上牆的窩囊廢。相反,他是一位通經史,知兵法,文武兼備的奇男子,“磊落負天人之才,縱橫聳棟幹之具。”

蕭繼遠以善於治軍著稱,用兵攻戰未嘗失利過。他本人雖身處富貴,卻崇尚簡樸,不驕不躁,又有軍功,是一位名聲很好的遼朝外戚。

大遼國長公主耶律觀音女,有母親蕭太后和胞弟遼聖宗耶律隆緒寵著,別人陪嫁都是論多少馬車,她的嫁妝直接是一座城。觀音女的私城名叫徽州,擁有女婢萬口,媵臣一萬戶。

子女後來又嫁娶得這麼豪橫,雖然經歷少年喪父,中年喪夫(蕭繼遠去世時五十八歲,觀音女四十歲),老年喪子(駙馬都尉蕭紹宗去世時只有四十二歲),觀音女依舊被評為大遼國曆史上最尊貴、最有錢、最長壽、最康寧、最善始善終的“五福公主”,盛名遠播。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鹹平五年(1002)三月,蕭太后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攻宋,主帥就是蕭繼遠。契丹入侵方向依然是定州、保州一線,包括靜戎軍(今河北徐水,號稱銅梁門)。

據《遼史》載:統和二十年三月十八日,派北府宰相蕭繼遠等南伐。四月初一,文班太保達裡底在梁門擊敗宋軍。初九,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泰州(今河北保定)擊敗宋軍。不久,遼師北還。二十日,南征將領進獻俘虜,賜給他們封爵財物各有等差。九月初一,拜謁顯陵,上告祖先南征勝利的訊息。

又據《蕭撻凜傳》記載:“統和二十年(1002),隨聖宗南伐,四月,破宋軍於泰州。”

清代畢沅的《續資治通鑑》載:“(鹹平五年)夏,四月,丙寅朔,遼文班太保達哩斯(達裡底)與南軍戰於梁門,旋遣南京統軍使蕭達蘭(蕭撻凜)攻泰州,先後告捷,未幾,引還。”

此次宋遼之戰,仗打了有一個月的時間,《宋史》中並未見任何文字說明。

宋人為什麼沒有記錄?無非兩種情況:一是遼軍沒有南下,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二是宋軍戰敗了,這段黑歷史不好意思寫,或是寫了,被後面的某位趙官家給刪除了,也未可知。

◆麟州保衛戰

遼軍在大宋的北線燃起戰火,吸引住了宋軍的主力,李繼遷在西北就更加的肆無忌憚。

鹹平五年(1002)六月,李繼遷率兩萬騎兵圍攻麟州(今陝西神木縣)。麟州知州衛居實和都部署曹璨嬰城固守,真宗派金明巡檢使李繼周出兵救援,依然無法擊退李繼遷。

麟州之圍遲遲未解,曹璨再次向朝廷請求增援。

曹璨,字韜光。大宋開國元勳、樞密使曹彬的長子。沉穩剛毅,敦厚少言,擅長騎射,喜讀《左氏春秋》,熟習韜略。

曹彬覺得曹璨很像自己,對他十分鐘愛,出征時經常帶著他。曹璨因父親恩蔭補任供奉官,太祖趙匡胤聞知後,特授曹璨為宮苑禁軍副使。後連續升遷至四方館使、知靈州,兼任河西鈐轄。

曹璨長期在河北、西北地區參與對遼和党項作戰,長年戍邊,與敵數十戰,多有勝績,戰功卓著。

鹹平二年(999)六月,曹彬病危,真宗前來探望。真宗問曹彬有什麼要交代的,曹彬道:“臣無事可言!”

在趙恆的一再追問下,曹彬道:“臣的兩個兒子曹璨和曹瑋,才能與器識可以任用,臣若薦舉親故,二人都可以為將。”

趙恆又問兩人優劣,曹彬道:“璨不如瑋!”

曹瑋是曹彬第四子,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寶臣,沉勇有謀,喜讀書,通曉《春秋三傳》,尤精於《左氏春秋》,少年時便隨父親在軍中任牙內都虞候。

至道年間,李繼遷頻頻擾邊,李繼隆、範廷召等諸將多次出兵都無功,太宗趙光義問曹彬:“誰可以為將?”曹彬道:“臣的少子曹瑋可以任用。”太宗便命曹瑋以本職(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同知渭州,曹瑋當時只有十九歲。

真宗即位後,曹瑋改任內殿崇班、渭州知州。他治軍嚴明,賞罰立決,言行舉止如同老將。運籌帷幄,折衝萬里,擅用間諜,多有奇謀,出入神速,無法預測。

曹彬過世後,曹瑋請求為父服喪,真宗不允,改任他為閣門通事舍人,又調任西上閣門副使,知鎮戎軍(治所在今寧夏固原)。

司馬光《涑水記聞》記載了曹瑋知秦州(今甘肅天水)時的幾件軼事。

一次檢查秦州防禦,曹瑋發現城牆上設定的擋箭板有點高,當即命令整改,將其撤換掉。有位老將欺負曹瑋年輕,便出言頂撞道:“舊法如此,我們這裡歷來就是這麼用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