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對向敏中的話深信不疑,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予深究。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平日裡跟向敏中有過節的鹽鐵使王嗣宗,這時候跳了出來,向真宗揭發道:“皇上您給騙了,向敏中說他沒向柴氏求過婚,不想續娶,這是瞎扯,他最近正準備續娶已故駙馬都尉王承衍的妹妹,兩家已商定完婚約,只不過行事比較秘密罷了。”
《宋史》載:“時王嗣宗為鹽鐵使,素忌敏中,因對言,敏中議娶王承衍女弟,密約已定而未採納。”
真宗一聽,鼻子都快氣歪了,你向敏中膽肥了,竟敢欺君罔上。
案件再度由御史臺審理。這一審不當緊,案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御史臺查出,柴氏的狀詞是張齊賢的次子——太子中舍張宗誨幫忙寫的。也就是說,柴氏這麼橫,背後是張齊賢父子在給他撐腰,這回張齊賢也脫不了干係了。
又審問柴氏的心腹僕人,得知柴氏確實藏匿了金銀財寶約兩萬緡。
鹹平五年(1002)冬十月,御史臺將審理結果呈遞給皇上。
兩位朝廷要員,堂堂宰相,竟然為一個寡婦,明的、暗的通通使了出來,鬧著不可開交,還有王法嗎?
真宗大怒,傳旨:宰相向敏中罷為戶部侍郎,貶到永興軍戍邊;右僕射張齊賢降職為太常卿,分司西京;為老爸“婚事”操心的張宗誨貶為海州別駕。
薛安上違詔賣掉房宅,判處笞刑,並以錢贖回老宅。
至於柴氏,嫁給張齊賢的美夢就此破滅,不僅如此,她還被罰八斤銅,為薛家贖回老宅。贖回薛宅的錢就是用她埋藏的那些金銀財寶。
這真是:當朝兩宰相爭娶一寡婦,雙雙栽了個大跟頭,到頭來全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話又說回來,堂堂的當朝宰相,放著如花似玉的小鮮肉不要,為什麼非要搶一個半老徐娘呢?
百年後的理學家程頤毫不客氣地給出答案,因為柴氏是個富婆,兩位宰相無非“為其有十萬囊橐故也”。
宰相府丫鬟婆子傭人一大堆,開銷極大,現有工資不能保證一大家子人在開封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事後,起草制書的翰林學士宋白,也趁機踩了向敏中一腳。當年他曾跟向敏中借十錠錢遭拒,為此耿耿於懷。他在制書上寫道:“對朕食言,為臣自昧。”敏中讀之潸然淚下,對一位做過宰相的人來說,落下這種評語,確實很難有再翻身的機會。
那麼柴氏後來嫁給張齊賢了嗎?據宋人相關筆記記載,張齊賢被貶西京洛陽,柴氏幫助薛家贖回老宅,收拾收拾細軟,也奔西京,尋張齊賢去了。
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算是有了個大圓滿的結局。
張齊賢降職為太常卿,分司西京,離開西北邊疆,這也給了李繼遷大展拳腳的機會。
◆遼軍南下
鹹平五年(1002)三月初一,李繼遷攻取西北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訊息傳至京城,宰相呂蒙正等人上表請求治自己的罪,真宗下詔安撫。
朝廷一面下令北邊各州備戰防遼,一面選河南丁壯為兵,防守西北。詔令,以馬步軍都虞候王超為永興軍駐泊都部署,冀州團練使石普為副;名將康保裔的兒子康繼英為慶州駐泊鈐轄;秦翰為環慶、涇原兩路鈐轄,與王漢忠、李允正同掌其事,抗擊李繼遷。
為配合李繼遷作戰,同時為報威虜軍會戰失利之仇,鹹平五年(1002)三月,蕭太后派自己的弟弟兼女婿、駙馬都尉、北府宰相蕭繼遠率兵伐宋。
如果說大遼國身份最尊貴、名頭最響的男人,除了遼聖宗耶律隆緒之外,就只有蕭繼遠了。蕭繼遠的身份有多亂,恐怕你掰著指頭都理不清。
蕭繼遠,又名蕭繼先,字仲恆,契丹字楊隱,契丹小字留只哥。原本是北府宰相蕭思溫的親侄子,後過繼過來,成為蕭思溫的嗣子。搖身一變,成了承天太后蕭燕燕的嗣兄弟,遼聖宗的“親”舅舅。
契丹流行舅甥婚,外甥女嫁給舅舅,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蕭太后把自己的長女耶律觀音女,人稱“契丹第一富婆公主”,嫁給了嗣兄弟蕭繼遠。蕭繼遠又成了蕭太后的女婿,遼聖宗的姐夫。
耶律觀音女,又名燕哥、英格,出嫁時只有十二歲,而舅舅蕭繼遠已經是三十歲的老男孩。二人育有兩女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