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啟用新年號的第二天,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初二,党項羌的一代梟雄李繼遷,終因箭傷過重,在拖延了兩個月後,回力無天,走到了生命盡頭。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刻,這位梟雄做了一個奇怪的決定,他告訴兒子阿移:“你不是我,你要上表歸附宋朝,不要與宋抗爭,即使宋廷一百次不同意,你也不要放棄努力……一定要讓宋朝接受你的歸降。”同時交代阿移,為了防止其他部族趁火打劫,自己的喪事要密不發喪。
接著又將親信張浦等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叫到身邊,囑咐眾位,一定要好好輔佐少主,見機行事,保住祖宗基業。
李繼遷生而英奇,長而剽悍。當繼捧入覲,夏綏傾覆,田無一成,卒無一旅,始奮其雄才,策其群力,激羌戎以先烈,約契丹為強援,盡復五州,懾從諸族,恢萬里之基,創累世之業,若非雄傑,孰能為焉。李繼遷用自己一生的奮鬥史,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有志者事竟成。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每個英雄也有其自身的侷限。
古語有云:“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善用刀劍者,死於刀劍之下;行詐術之人,必死於詐術之下。”世界本是一個圓,這便是命。
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初二,這位党項領袖,一代梟雄李繼遷,終因自己的傲驕,斷送了性命,走完了不屈的一生,時年四十二歲。
二十三歲的李阿移在李繼遷靈前嗣夏王位,改名李德明。他聽取了父親的遺命,對外***,秘不發喪。
李德明,小字阿移,李繼遷長子。在少年時代就表現得非常深沉,頗有器度,善於權謀。
在李繼遷出奔地斤澤、創立基業的過程中,李德明一直隨父東征西戰。鹹平三年(1000),遼聖宗授予他為遼朔方軍節度使。
李繼遷一死,無人再能制衡六穀吐蕃和其他部族的崛起。幼主強臣,李德明一方面要拉攏朝臣,樹立自己的威望,扶植自己的勢力,一方面還要防範那些心懷不軌的部族和有實力的朝臣,夏政權迎來了最為艱難的時刻。
首領的突然離世,這個春節,党項人註定過得不會愜意。在遠隔千里的京師開封,又是另一番景象。
◆天塌地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朝野多歡民康阜,千門萬戶懸彩燈。
這是大宋王朝第四十五個春節,景德元年(1004)在十二生肖上屬於甲辰龍年。
京師開封,物華天寶,瓦肆勾欄,簫鼓喧天,黼黻華裳,嘉會高堂。
正月十二,白天,邊關警報至京,威虜軍、莫州同時傳來戰報,“契丹奚王蕭觀音奴、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皇太妃蕭胡輦等各率兵四萬餘騎,自鑑城川抵達宋遼邊境涿州,聲言準備修築平塞軍、故城、容城等城堡。”
真宗道:“敵騎利於野戰,聲言修城築堡,或非其意。”遂詔邊關州縣嚴密備戰。
是夜,就在人們沉浸在春節的熱鬧和喜慶之中,歡笑盡娛,樂哉未央,一場意外陡然從天而降——京師地震了!
沒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景德元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大地,一次次露出它的猙獰。
正月十七,“是夜,京師地復震。”
正月二十三,“是夜,京師地復震,屋。
宇皆動,有聲移時而止。”
現在我們知道,開封並不在地震帶上,只是處於冀魯斷塊和豫皖斷塊兩個二級構造單元交界的凹陷內,不會發生六級以上的地震。此次地動屋搖,地下還一度發出轟鳴,由此可見,此次震級起碼在五級以上。
山河變色,草木同悲,地震損失如何,史書未載。北方房屋多半土牆夯築,這個規模的地震,免不了牆倒屋塌,生命轉瞬即逝,天寒地凍,百姓露宿街頭,京師到處,哀鴻遍野。
開封連震三次,一次比一次厲害,殘垣斷壁,滿目瘡痍,京師上下,人心惶惶。
西漢大儒董仲舒有言:君主統御四方,是上天所授,臣民反抗天子,就是反抗上天。君主為政應法天行德政,為政而宜於民,否則,天象就會示警,降下種種災異以警告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