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繼遷之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繼遷之死 (2 / 6)

就拿打仗來說吧,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被堵住了就投降,投降沒多久,逮住機會就立刻造反。如此迴圈往復,往復迴圈,沒完沒了。

說起詐降,銀、夏諸州都巡檢使曹光實,就是死於李繼遷的詐降計。

當年曹光實在地斤澤襲擊了李繼遷,獲其母妻。李繼遷自知不是曹光實的對手,便到城門外詐降。曹光實信以為真,僅僅帶了百餘騎前往,在葭蘆川遭李繼遷突襲,殞命沙場。

有句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李繼遷兩次主動遣使送上鐵箭,丁維清決定將計就計,讓潘羅支接受李繼遷的邀請,向李繼遷詐降,逮住機會,剷除這個狂妄之徒。

李繼遷對六穀吐蕃來說,一直是個危險的存在,潘羅支早想幹掉李繼遷,現在聽丁維清這麼說,覺得是個機會。

六月,潘羅支向李繼遷致信,詐稱會盟修好,要求歸附李繼遷。

收到潘羅支的信函,李繼遷這個氣就不打一處來。“當初請你你不來,現在自動找上門來,我呸!門都沒有!”

李繼遷嘴上雖然這麼說,其實他心裡也發虛,擔心潘羅支這是使詐。

在西平府鬱悶地休養了兩個月後,李繼遷又開始按捺不住了,他不顧自己箭傷未愈,決定出兵攻打西涼,報一箭之仇。

◆聲東擊西

《孫子兵法》雲:“善守者,藏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為了甩開宋軍,一舉拿下西涼,李繼遷決定採用“聲東擊西”之計。

李繼遷“盡籍五州丁壯,大會諸族於鹽州(今陝西定邊縣)”。他放出訊息,揚言“我與西涼自來無事,向為萬山等族所誘,與之構隙,今六穀眾盛,難以加兵,不復進取”。聲稱自己即將進攻環州(今甘肅環縣)和慶州(今甘肅慶城縣)。

環州和慶州毗鄰長安,是長安城的西北屏障,真宗聞知,命在西面主持軍事的張凝嚴陣以待,同時調集西北各路軍隊馳援環州、慶州。

當宋軍在往環州、慶州集結之時,“游擊戰專家”李繼遷卻帶著自己的騎兵,向著環州相反方向的涼州疾馳而去。

誰也沒想到李繼遷會千里奔襲,攻打涼州。

鹹平六年(1003)十一月,當李繼遷的大軍突然出現在涼州城下,六穀吐蕃首領潘羅支大驚失色,趁亂棄城而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關頭堪酬豪傑初心。西涼知府丁維清登上城頭,親自率兵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戰死當場,西涼府陷落。

李繼遷不費吹灰之力佔領涼州城,大獲全勝。此時,宋軍還在向環州、慶州全力集結,得知李繼遷調虎離山,聲東擊西,攻取了西涼,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全都傻了眼。

◆潘羅支詐降

都城涼州失守,潘羅支再次向李繼遷致信,請求會盟修好,聲言要歸附李繼遷。

軍師張浦懷疑其中有詐,建議道:“兵務慎重,貴審敵情。羅支倔強有年,未挫兵鋒,遽而降順,詐也。不若乘其詭謀未集,一戰擒之,諸蕃自伏”。

李繼遷此時佔據了西涼,自恃兵強馬壯,深信潘羅支是因為懼怕自己才來投降的。說道:“我得涼州,彼勢已促,力屈而降,何詐之有?況殺降不祥,爾勿疑,以阻向化之心。”

他讓。

張浦帶兵先返西平,以免後患,自己這就前去和潘羅支會盟,接受他的投降。張浦怏怏而回。

會盟大會,李繼遷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範,雙方歃血為誓,結為同盟。李繼遷非常順利地拿到潘羅支的降表和會盟書,隨後率軍返回西平府。

此時,潘羅支秘密聚集了六穀部和者龍族數萬兵馬,在三十九井設下埋伏。

李繼遷一到,西涼伏兵四起。毫無準備的党項兵奮起迎戰,李繼遷左眼中箭,傷勢很重,在眾人的掩護下,狼狽地逃回西平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