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一旦造成了既定事實,後面就好運作了。
反正大周境內的軍閥勢力,也不只有一家兩家。只要有一塊遮羞布,朝中官員就能夠假裝沒看到。
相比之下,他們這種驅虎吞狼的計劃,還算是給了朝廷面子,遠比那些直接架空朝廷的世家豪門懂規矩。
未來的局勢如何發展,誰也不清楚。對一個大家族而言,多準備一條後路準沒錯。
真要控制住了漢川郡,就算他們兄弟想放棄,家族也不會答應。
前期投入那麼大,到了摘果子的時候罷手,誰也無法接受。
“樹大分叉,族大分支。”
繁衍了幾千年,侯府遠近旁支也有一大堆子弟,內部競爭同樣激烈。
若是多了一郡之地,遷移一部分子弟過來,再開一小宗豈不是更好?
事實上,定遠侯府就是三千多年前從隨州李氏分出來的。真要是白手起家,如何能夠在階級固化的大周成為一路諸侯?
見兩個弟弟鬥嘴,一旁的李良無奈的搖了搖頭。這樣的相處模式,他實在是學不來。
“你們兩個別鬧了!”
“現在說正事,漢川之事該發動了。郡中各方勢力,最近都不那麼安分,一個個都想著過來分肉。
我已經快要招架不住了。要是再不發動,等朝廷的調令下來,後面的事情就麻煩了。”
這五年他們可沒有白過,不光補充滿了麾下的三校兵馬,還將縣兵編制塞得慢慢的。
為了合法擴軍,三人甚至以招募了衙役、幫閒的名義,又在每個縣增加了兩千人的編制。
漢川一霸可不是說笑的,現在三人手中的軍事勢力,已經超過了郡府衙門,總兵力直接突破了四萬大關。
幸好大周行政區劃分的足夠大,漢川郡相當於大明一個大省,下面的一個縣也相當於一個府。
五縣之地,總人口超過七百五十萬。要不然,他們還真養不起這麼多兵。
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武裝力量,豈有給別人的道理?
或許是覺察到了這一點,漢川的本土勢力紛紛行動了起來,不想李牧三兄弟將軍隊全部帶走。
沒錯,這些傢伙還以為李牧三人要帶兵離開。
畢竟,前一段時間梁州牧還向他們丟擲過橄欖枝,直接做出了許諾:他們只要肯帶兵去平叛,都統、郡尉都好說,就算是郡守之位都可以舉薦。
只要立下了軍功,再加上地方大員推舉,以及侯府的人脈關係運作,直入郡守之位也不是沒有希望。
同光明的前程比,完全沒有留在漢川的道理。可惜這是亂世,大周的官帽子沒有之前那麼值錢了。
李牧不慌不忙的說道:“六哥,不用那麼著急。郡中世家想要接收我們留下的產業,總得表示誠意不是麼?先和他們慢慢談著就是。
朝廷的調令已經下來了,我們三人全部晉升一級,分別擬任三地郡尉。
估摸著要不了多久,就會達到郡中。坐視郡府失陷也是重罪,我們沒必要給自己身上留下一個汙點。
反正只要郡中籤發了文書,我們就不需要再為漢川安全負責。等法理上卸任校尉之職後,再發動計劃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