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們的大唐一定要發展,不發展就會受人欺負,發展才是硬道理。”
難得有機會給李世民洗一洗腦,秦協道自然不會錯過。
“發展才是硬道理?此話怎解?”
李世民選擇性的忽略了“不發展就會受人欺負”,因為他今年剛被突厥人欺負了。
“微臣聽說隋末動亂的時候,之所以沒有出現大面積的饑荒,是因為各地的義倉儲存了大量的糧食。
我們大唐才建國九年,不少百姓對隋朝的情況還是有比較深刻的記憶。
雖然隋末動亂,已經讓百姓們厭倦了戰爭,期待著和平。
但是,當前的大唐,不發展就是倒退,只有發展這個道理硬起來了,我們才能居於主動地位。只有發展,才能顯示中原王朝相比突厥人的優越性,堅定百姓們大唐必勝的信念。
因此,微臣才覺得朝廷應該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斷發展,才能戰勝突厥人,才能實現大唐的繁榮富強,才能實現中原王朝的偉大復興!”
論起忽悠人的本事,秦協道認第二,絕對沒有人配得上第一。
只是簡單地的一句話,秦協道卻是口若懸河的衍生出一大段的大道理。
把李世民說的一愣一愣的。
哪怕是你再聰明,也沒有經歷過後世那種資訊爆炸的社會,也沒有經歷過後世高度總結的政治理論。
秦協道只要隨便丟擲來一些論斷,就能把李世民給鎮住。
很顯然,“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個簡單的話題,就把李世民的興趣給徹底提了上來。
“這個發展,跟你剛才說的解決流民問題,有什麼關係嗎?”
李世民雖然覺得秦協道說的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但是卻是感到似乎有點跑題了。
“當然有關係!大唐要怎麼發展?陛下要怎麼勵精圖治?這可不是簡單的喊口號就能實現的。
要想提高大唐的國力,首先就是要解決百姓們的溫飽問題,解決百姓們的就業問題,解決百姓們的生老病死問題。
像是一個蜂窩煤作坊,就解決了幾千個流民的溫飽問題和就業問題;一個羊毛作坊,又解決了一千多人的溫飽和就業問題。
如果大唐能夠有更多的作坊興建出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到作坊裡頭當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