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莫名的幸福感> 卷5 四季的沉思 第四章 四季的沉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卷5 四季的沉思 第四章 四季的沉思 (1 / 2)

四季的沉思,指的是對四季的沉思,而不是一年四季都在沉思。古往今來,春夏秋冬,花開花落,雨雪風霜。四季的更替迴圈往復,無盡無窮。

四季是乘著時光之舟而前行的。黑夜和白晝是時光之舟的兩個槳輪,槳輪的轉動驅動著時光之舟在歷史的長河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時光之舟由時間和光陰組成。時間是光陰的流逝,光陰是晝夜的更替。時間不會因為我們全速奔跑而變快,也不會因為我們靜坐下來而停止。他只會以自己固有的速度前進。即使人類已經給自己裝上了翅膀,也飛不過時光之舟。當人還沒到達屬於自己的港口時,即便插上翅膀也飛不出時光之舟。而當人到達屬於自己的港口時,想賴在船上不下船,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將在自己的港口被時間趕下船,給後來者騰出艙位。在時光之舟上,所有人持有的都是單程船票。

時光一去難倒回。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站在河邊,看著滔滔流水發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任何回到過去的想法,都是痴心妄想。任何超越時間,去向未來的想法,也都是痴人說夢。

人從有感知的那一天起,就發現了白天和黑夜的輪迴,發現了白天和黑夜的持續是有規律的。古人給這種有規律的持續起了個名字,叫做時間。時間給人帶來很大的好處,使人可以勞逸結合。白天勞作,晚上休息。遠古的時代,男人白天出去狩獵,女人在家裡編織和照看小孩。到了晚上,男人們帶著獵物回來,全部落的人一起圍著篝火烤食物。吃完以後,大家一起圍著篝火跳舞,一直跳到盡興。然後人們便進入了夢鄉,而狗兒們則擔負起警戒的職責。從那個時候起,人們就知道了時間是由白天和黑夜形成的。

人從很早就發現了四季的更替和迴圈。四季帶來的好處,就是人類可以進行耕作,從而帶來了農耕文明。春天的田間,牛拉著犁在前面走,人扶著犁在後面跟。夏天農人會引水灌溉,為禾苗除草。秋天莊稼熟了,農人揮舞鐮刀在地裡收割,汗水溼透了禾下的土地。冬天大雪的日子,農人一家在炕頭上飲酒談笑,享受天倫之樂。春播,夏長,秋收,冬藏。人類文明在年復一年的勞作中,不斷向前發展。

春天是溫暖的,也是燦爛的。“春天來了,大地在歡笑,蜜蜂嗡嗡叫,春天來了多麼美好。”伴隨著斯特勞斯“藍色多瑙河”歡快的舞曲,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來,大地萬物復甦。梅花開了,杏花開了,迎春花開了。枯黃的草地泛出青色,池塘裡的荷葉露出嫩嫩的尖角。空氣中可以嗅到春天的氣息。禾苗返青了,在春雨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春天帶給人的是喜悅,是希望。

夏天是火熱的,也是浪漫的。夏天是美麗的季節。姑娘們穿著各色裙裝,出現在街頭,在咖啡館,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成為了都市的一道獨特風景。夏天是戀愛的季節。夏天的火熱催生著戀人們的情愫,使有情人之間的溫情轉變成似火的熱烈,成全了一對又一對的戀人。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北海的碧波中,孩子們正划著小船,幸福寫在他們天真的笑臉上。歌聲喚起了多少人童年的美好回憶。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也是收穫的季節。秋天是多彩的季節,也是凋零的季節。秋風吹過,漫山遍野的紅葉,炫麗多彩,美不勝收。然而隨著深秋的來臨,滿目枯枝散亂,落葉飄零,令人神傷。所以自古以來,人類就有悲秋之作。

冬天是寒冷的,也是純潔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漫天飛雪過後,大地銀裝素裹,潔白晶瑩,有如仙境一般。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面對此情此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詩興大發,寫下了“沁園春 雪”這首氣勢磅礴的千古絕唱。

四季是時間的流逝,四季是時間的內涵。凡思維正常的人都知道四季是時間的標尺,黑夜和白晝是時間的刻度。凡思維正常的人都知道四季的更替,光陰的流轉是時間的全部內容。只有神魂顛倒,心智迷亂的人才會認為時間不為四季所測算,不為光陰所丈量。只有頭腦混沌,痴顛妄念的人,才會認為時間是數字的遊戲,是善變的妖精。

時間創造了哲學。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就是很有哲理的人,他所創立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論體系,具有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善若水,故幾於道。”老子的境界如流水一般,澤萬物而不爭,處低下而不辱。隨遇而安,不固於形。體現了老子開闊的心胸和豁達的品性。

“逍遙遊”,“秋水篇”。 莊子的文章氣勢宏偉,諮意縱橫,俯仰於天地之間。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既是優美的文學作品,也是飽含人生哲理的曠世奇文。

“存在即合理”。黑格爾這位西方偉大的哲學家,以善於發現美的眼光,建立了辯證法和認識論。把西方的哲學理論推向高峰。他自己也成為了西方思想界標誌性的人物。

時間創造了歷史。從金字塔到萬里長城,從吳哥窟到泰姬陵。人類在地球上留下了許多偉大的建築。作為漫長曆史的見證,它們默默的佇立在那裡,向人類講述著早已逝去的時光。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太史公司馬遷,忍受著無端受刑的屈辱,給後人留下了“史記”這部宏篇鉅著。史詩般的描述,記錄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開篇和前傳。太史公不愧為中華史學第一人。

時間創造了藝術。維納斯,大衛,思想者。米開朗基羅,羅丹和他們的前輩,給石頭和青銅注入了生命。達芬奇,拉菲爾,梵高,則用色彩來塑造人物。雖手法不同,都給世上留下了不朽的傑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