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夕雖然初入三清殿,但有關宗門的一些重要常識他還是知道不少的。
三清殿分內外門,外門弟子每月可領五顆象元丹,入宗門靈池修煉一次;外門弟子每月可領十顆象元丹,入宗門靈池修煉三次。雖說數量上相差不大,但二者待遇可謂說是天差地別。
而且宗門還是有嚴格的等級秩序的。
三清殿至高無上的掌事者,無疑便是那三位神通廣大的殿主。其次,是長老、供奉、執事;最後,便是內門弟子跟外門弟子。而內門弟子中三座大殿,各自又有天資卓越、實力鳳毛麟角之人被冠為“首席弟子”的名號。
首席弟子,那是所有弟子們的夢想。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就成了宗門內為數不多的“天驕”,宗門必回傾盡全部去培養!
所以柳夕自知“執事”這一位置的分量,剛入門便成了執事,更何況還是宗門內最令人眼紅的位置:“藏經閣執事”。
藏經閣,獨立於內門三殿之外,與供奉閣、執法堂,並稱為“三閣”。
三閣分別掌管著不同的事物。
供奉閣,記錄著所有弟子的“供奉點”,外門弟子每月可領一百點供奉,內門弟子可領三百點,而首席弟子則能領五百點。賺取供奉可以透過在此接取任務獲得,而供奉點可以在供奉閣中換取寶物、藥材、丹藥等奇珍。
甚至有煉丹天賦出眾、煉器能力優秀的弟子,卻能透過用丹藥以及靈寶來換取供奉點。
執法堂,維護內外門秩序,遇到不義之舉,便會將其擒拿,根據宗門條鋼來懲戒違法弟子。
可以說,這座令內外門弟子聲色俱寒的“宗門巨獸”,引導了整座三清殿的風氣,甚至一些執事長老,都要為其所擾。
藏經閣,被譽為宗門聖地,說是眾弟子眼中的“天堂”亦不為過。因為這裡藏著令無數宗門弟子朝思暮想的“功法”,以及煉丹寶典、煉器秘術。話雖如此,但並不是隨時隨地都能進入的。
外門弟子一月可進一次,內門弟子一月可進三次,而首席弟子,卻能進五次!
除此之外,惟有那些為宗門做了突出貢獻的弟子,才會給予進入多次的權利,否則,想要再進,難如登天。這也是為什麼柳夕拿到“藏經閣執事”的令牌後,心裡一陣慌亂的原因。
若能借機窺探藏經閣內的功法,日積月累,不知能收穫多少好處,得到多少裨益呢!
這麼個肥美的差事,不知道被多少人惦記著,而他卻能輕輕鬆鬆地隨手得到,且還是剛進入宗門之後,這怎能不令人心生疑竇?
想必今後的日子,柳夕過的不會太輕鬆......
次日清晨,去膳堂吃過早食之後,柳夕在路上遇到了步雲。行至於此,免不了一番愜意言談,互相報了自己住的地方之後,約定著要什麼時候再把酒言歡。
暢談許久,二人最後一同前往宗門廣場參加新晉外門弟子的“入門大典”。百名弟子聚作一堂,但最奪人眼球、惹人注目的無非是身懷“空象根”的他自己。
直至此處,甚至還有一些內外門的師兄師姐前來駐足遠望,但其來此的目的,無不是因為柳夕。
天還未亮,夜幕未退,三位殿主便昭示整座宗門,宣佈授予柳夕為“藏經閣執事”。
此事一出,再次驚擾了三清殿上下所有弟子。如此舉動,可謂是三清殿立宗以來的頭一次,若換做從前,可以說是如同鐵樹開花、天方夜譚!
但直到杜宗主補充柳夕依舊為外門弟子之後,眾人的心頭的訝異才漸漸消減了不少。但即便如此,宗門做出這般驚世駭俗之舉亦免不了被內外門弟子所非議、猜忌。但更多的是好奇。
玉清殿大殿內,莊嚴肅穆的玉璧一角,一個身形健碩且膚色略黑的青年,盤膝打坐著,周身圍繞著一層又一層火紅色的暗芒。
隨著呼吸,這種暗芒逐漸向外一圈一圈盪開,像一條火蛇盤踞在他身上,散發著火紅色的氣焰。若是有人經過,定會覺得這裡灼熱得很。
當他睜開雙目,紅色的瞳孔暴露出一抹精光,他嘴角同時也噙起一縷笑意,威勢逼人。
“柳夕嗎?不知你凝出本象之後,能夠擋得我了我幾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