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221章 城外開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1章 城外開壇 (1 / 2)

丹柱敷金彩,玉階畫龍紋。

紫微城東宮、檀香暖閣內,太子李適、西平郡王哥舒曜、白衣山人李長源,皆看著眼前之人、一語不發。

“強幹弱枝……強幹弱枝!”公孫玄同甫聞此定計,竟如當頭棒喝一般、呆立當場,旋即失聲喃喃。

誠如斯言!自漢末天下三分以來,權臣、武將、外戚、世家把持朝綱,以至於取而代之、改元立國之事屢見不鮮。皆因皇權無法對下形成有效節制,許多時候,反而要倚重一些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世家豪族、勳貴武將,最後尾大不掉、作繭自縛。

如今薊州之亂雖平,但藩鎮的驕兵悍將各據一地,律法自決、官爵自授,租庸稅負俱自收自用,朝而不貢,聽調不聽宣。致使藩鎮內小民只知營田之主,卻不知天下共主!這便隔斷了當今聖人對萬民的恩澤,時間一久,必然民心離散。

民心一旦離散,藩鎮便可趁機籠絡人心、擴充自身,互相勾連,結成內患。內患既生,四夷便不會再對盛朝心存敬畏,外患勢必乘勢而起、愈演愈烈……屆時內外交攻、國破家亡,小民豈還有立錐之地?

所以一切的根由,便是盛朝主幹孱弱不堪、旁枝卻橫生無忌。因此,這“強幹弱枝”四字,重若千鈞,勢在必行!

公孫玄同想通了這些道理,才向太子李適拜道:“殿下英明,待克繼大統,必成一代雄主!”

太子李適傲然道:“這些年我觀父皇晝夜辛勞、殫精竭慮,無時無刻不是在為盛朝國祚綿延傾盡心血。我既是人臣、又是人子,自當法效堯舜、追慕先賢,為父皇分憂!”

公孫玄同一直記著十八年前、與李長源放出的“如水劍”風聞,初衷雖是為平息兵禍、再造太平,卻低估了薊州叛軍的實力。安氏父子相繼死後,竟還有史氏父子狗尾續貂,將一場兵禍拖延了八年之久!而“如水劍”的風聞,卻如野草般潛滋暗長,直到長成一片漫山遍野的綠意。兩人才恍然發現,這“如水劍”豈止是三人成虎,簡直是弄假成真、盡人皆知!

唯一的機會,便是今歲洛陽城忽然冒出的“如水劍將出世”的傳言。覬覦此劍的各方勢力,皆是因此傳言、才紛紛將觸手伸進洛陽城,大部分更蟄伏在通遠渠附近,伺機而動。

因此,如午間那等慘禍,其實無法避免。各方勢力總會在某一時刻,兇相畢露,祭出爪牙,然後互相廝殺。縱然沒有虎賁衛率先出手,也會有祆教、魏博鎮等勢力的細作、四處挑撥,製造事端……

今日慘禍,雖血流成河,卻未嘗不是一次破局的機會!

現下洛城行營兵募,已將通遠渠圍得如鐵桶一般。無論是死傷殆盡的虎賁衛、還是元氣大傷的江湖遊俠,甚至大逞威勢的祆教,短時間內、都無法再將細作滲透進來。這反而給李長源和自己施行“偷樑換柱”的計策,提供了一次絕佳的良機!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如李長源和公孫玄同這類心思通透、能謀善策之人,但凡嗅到一點機遇的氣息,便能於不動聲色間、牢牢抓住。然後將自己的種種佈局,一絲一毫、不著痕跡地植入進去,把原本只有二三成的機會,放大成十拿九穩的謀算!

一念及此,公孫玄同自然明白了太子李適、之所以召自己前來問策的根由,定是李長源不吝溢美之詞、極力舉薦的結果。而李長源能做到這一步,顯然是早對洛陽城的情勢,以及太子李適、王縉、蕭璟等人的性格,把握拿捏到了極致!

而自己此番過來後的一些反應,自然也在他的計算之中。想明白這些,自己倒樂得聽他佈局安排,畢竟若論智計無雙,天下能超過李長源的、也不超過一手之數。自己只須配合李長源,將洛陽這一局大棋下完即可。

太子李適見公孫玄同已然拜服,心情頓時大悅,忙笑道:“來人!賜座!今日便與西平郡王、兩位真人暢談一番!這洛陽城的事情……”

翌日上午,安喜門外。

一處荊棘叢生的荒坡上。原本礫石遍佈、高低不平的地面,被一早緊急徵調來的民夫,掘出一個兩丈多深、數丈見方的大坑。

一夜未曾安睡的方七鬥,正無精打采立在馬上,指揮著手下兵募們、將一車車僵硬的屍身填入大坑之中。用粗紗掩著口鼻的民夫們、等在坑底,將掉落下的屍身一具具抬起,在坑底排布開來。給這些據說生前窮兇極惡之人,留出最後的體面。

近百具屍身,皆是深受重創而亡:有的缺臂少腿,有的腸穿肚爛、有的身首異處……有的血液似已流乾、大大小小的創口向外翻起,透出不算太濃烈的腐臭氣息……有的腑臟都從腹部的豁口掉落出來,民夫們只好忍著惡臭,將那些黏糊糊的青紅之物、再度塞了回去……

忙碌半晌,昨夜那怨氣沖天、興風作浪的數具屍身,才被盡數填入坑內,鋪了滿滿一層。從坑底爬上來的民夫、再也耐守不住,紛紛跑去一旁嘔吐起來。

推著轆車的兵募正要回城,卻被方七鬥叫住:“弟兄們,這些個從北市借來的轆車,待會先到護城河邊、打來水清洗一番,再歸還給商戶。記得只說是運了些土石,切莫說漏了嘴、叫他們心生懼怕。”

“喏!”眾兵募笑著應下,才推著轆車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