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375章 干戈和玉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5章 干戈和玉帛 (1 / 3)

重樓掩翠,矮樹生花。

車駕徑直向西、徐徐而走,透過竹簾,滿目粉白紅綠,當真目不暇接。

洛城春色好,信馬遊西郊。花雨和風落,雲煙漫小橋。

神都苑不愧為皇家名苑,週迴百二十里,風水形勝,襟山帶河。中有亭臺池榭、樓閣廊殿,更有瓊花瑤草、珍禽異獸。夏始春餘,洛城東郊早已芳菲落盡,可這城西名苑中,卻依舊奇花鬥豔、異草爭鮮,一派琳琅盛景!

只在數日前,楊朝夕便曾跟隨柳曉暮夜遊神都苑,躲在凝碧池旁、窺視虎賁衛如何尋劍。只是那時尚在夜間,苑內諸景、看得並不分明,只記住瞭望春宮外花香醉人的牡丹花圃。此刻透過一方竹簾,所見之景、已叫他稱賞不迭。

許久後,兩乘車駕停下,楊朝夕隨陳望廬、肖湛跳出車廂,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帶白牆圍起的宮院。院後洛水清波,波間野鳧嬉戲,更有石橋如帶、橫系水上,幾樹柳絛點綴左右,更添三分閒靜。

肖湛望著面色呆滯的楊朝夕,悄悄拽了拽他袖口,又指了指後方走來的兩人、笑而不語。

楊朝夕當即醒悟,幾步上前、拱手行禮道:“小道衝靈子,拜見蕭大人!”

河南尹蕭璟早聽聞這位楊少俠未至弱冠之年,今日初見,竟然還只是個束髮不久的少年!不禁又是驚異、又是讚歎,撫須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長源真人教出來的弟子、果然氣宇不凡!”

李長源也是拱手謙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貧道不過是‘因材施教’罷了!”

幾人見禮,略一寒暄,便結伴入了宮院。只見一幢數丈高的大殿,似拔地而起、突然便立在眾人眼前。寬簷下匾額上,刻著兩個斗大的金字:明德。字型似隸似篆、古樸中透著剛健,一股殺伐之意從筆畫間透出,叫人不免神駭。

李長源側頭望去,見楊朝夕、肖湛兩個,皆有些失神,便笑著解釋道:“這‘明德’二字,乃太宗皇帝親書。太宗皇帝上馬定乾坤、下馬安天下,文才武略,堪稱當世無匹。他的書工,自然而然、便要帶出幾許殺伐之意來!”

楊朝夕聽罷,連連頷首。

自那年隨公孫觀主去太微宮觀月論道,得見《五聖千官圖》、偶悟“裴旻劍意”後,這已是第二次,從書畫中感知出武道之“意”來。

和師父所授與世無爭、清遠淡泊的“無為劍意”截然不同,“明德”二字中所蘊殺伐之意,不但有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自信與決然,更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鎮定與沉著。縱然前方千軍萬馬,我只一人一劍,亦能渾無懼意、鑿陣殺出!

一息之間,兩個金字已牢牢印刻在意念中,供他反覆觀摩品味。不覺間、原本心中那道時隱時見的裴旻劍意、早已今非昔比,更多了一道沉穩厚重的帝皇之氣。

正自沉思間,忽覺有目光向他掃來、一閃即逝。楊朝夕忙循跡望去:卻是方七鬥、陳谷等人,皆套著銀亮兜鍪、玄衣重甲,目不斜視立在明德殿周圍。手握長戟、腰懸橫刀、肩負弓囊,個個皆是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唯有方七鬥嘴角,似帶著些若有若無的笑意……

楊朝夕收回視線,才發覺陳望廬與肖湛兩人、皆轉向了一旁,結伴賞花去了。

這時,師父長源真人一個眼神遞來、卻是要他跟上。楊朝夕不及多想、當即抬步,跟在兩人後面踏入明德殿:

只見頭上藻井瑰麗多彩、天花亂墜,望不到一根檁條;腳下地衣瑞獸纏枝、鋪滿殿內,尋不到半塊石磚來。

大殿正中,東西兩面列著兩排卷足案,案上茶湯、酒漿、果餅等物,皆以三彩器皿盛之,望去便覺賞心悅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