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175章 秉燭夜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5章 秉燭夜談 (2 / 2)

YY

楊朝夕顧慮重重,頗感頭大。只好決定將這些暫且擱下,聊點不這麼沉重的話題:“師父,那年‘翠雲丹會’,我恰在這麟跡觀中養傷,未能見您一面。如今想來,依舊無比遺憾。

後來回到觀中,看了《翠雲丹會輯要》和《道門內丹說》,才真正對道門內丹修行之術,算有了一知半解。如今初入‘煉精化氣’,尚有許多不明白之處,以至於近來修行難以寸進。師父可有什麼關於內丹修行的經卷、可供弟子修習參詳?”

李長源想了想道:“公孫道兄和吳天師合撰的《道門內丹說》,算是近百年來內丹之術的集大成者。以之為總綱,才不會誤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不過若論可供參詳的經卷,倒有一人、叫做司馬承禎,亦是道門上清派宗師,他所著《修身養氣訣》《服氣精義論》《形神坐忘論》,頗有可信服之處,明日為師便找來,供你一觀。”

楊朝夕拱手低頭道:“弟子謝過師父了。”

李長源忽而笑道:“昨日聽公孫道兄說,你早先便已盡學‘公孫劍法’,又從《五聖千官圖》中悟得裴旻劍意。如今劍術之精,已遠超同輩之人。為師亦通劍法,他日有暇、先考較你一番。若穎悟足夠,便將畢生修習的‘無為劍法’傳授給你。”

楊朝夕雙眸一亮:“真的嗎?師父!當年隨公孫觀主學劍時,便聽他說過,師

父的劍法還在他之上。當年他憑一把玄同劍、一身族傳劍法,打遍河南道、未逢敵手。唯一一次吃虧,便是栽在了師父手上。爾後才與師父不打不相識,從此結為至交好友。”

李長源眉毛微蹙、旋即又笑起來:“確有此事。我都快記不清了,公孫道兄竟還對此念念不忘!可見榮辱相較之下,唯有恥辱更能叫人印象更深。不過,為師也是僥倖勝了一招半式。若是生死相搏,未必便是他的對手。”

楊朝夕又問道:“師父!前些時日我回楊柳山莊時,跟半山上結廬參禪的一個胡僧,學了手‘一葦渡江’的輕身功法。然而方才看師父身法、似乎更勝一籌,不知又是什麼輕功絕技?”

李長源亦釋然道:“方才見你騰躍、下落之姿,便覺有些眼熟。原來竟是不空和尚的成名絕技,你果然福緣不淺!為師這輕身功法叫‘逍遙御風’,乃是為師的師父羅浮真人所親授。只不過如今你道功尚淺,還不能開始修習。”

楊朝夕心中駭然:這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恰好柳曉暮所使輕功,也叫“逍遙御風”,同樣點明自己不能修習的原因、是修為不夠。然而自己認識柳曉暮之事、尚屬隱秘,便不好當面求證。一時間心頭麻癢難忍……原來強忍好奇心的感覺,竟與強忍情慾一般、叫人難耐。

李長源以為他只是沮喪,便溫言道:“倒也不必心急。以你之聰慧,短則三年、長則十年,必能入煉氣化神境,屆時再修習此功,也不算太遲。另外,聽公孫道兄說,你最近在探查一樁案子的隱秘。不知可遇到什麼困惑和難處?為師或可幫你解答。”

楊朝夕將幾日來的收穫、在心頭迅速盤點了一番:如今無論是通遠渠、武侯鋪、祆祠,還是昨晚偶遇的太微宮“虎賁衛”,都有線索逐漸露頭。自己要做的,無非是盡力蒐集、然後條分縷析,形成更明晰合理的推測。

唯一不可預測的,便是那虎妖隨時可能而至的報復。儘管鍾九道前輩答應出手,不過、以他兩度現身的速度,只怕道門和不良衛死傷大半、他才會姍姍來遲,一面降服虎妖,一面捉鬼收魂。而自己目前除了被動等待,竟毫無辦法!

一念及此,楊朝夕便將自己查到的、關於虎妖的資訊,詳細與李長源說了,並直言不諱地道出了自己的擔憂。提到鍾九道前輩時,則一律以“神秘人”代替。

李長源也是眉頭微皺,神色複雜道:“這虎妖的確是個大麻煩!不過、聽你所言,它的品階最多是煉氣化神圓滿,如今損失一道化身,實力只降不增。

道門、釋門不乏降妖伏魔之法,所以,只要能說動道門、釋門聯手,縱然不能降服鎮壓,要重創並驅走虎妖、叫它不敢再來洛陽行兇,倒也不是太難。”

楊朝夕聽出了關鍵所在:“那麼,如今洛陽城中,又有誰能代表道門出面、去說動釋門與道門聯手?”

李長源表情略顯鄭重:“便是人稱‘假道真禪’的弘道觀觀主尉遲淵。”

楊朝夕驚道:“竟然是尉遲觀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