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耀耀,燻爐嫋嫋。
兩條玉臂帶起香風,十根蔥指撩動眾客。
便在此時,小蠻幾個漂亮的筋斗、翻到了大殿西邊,從一名樂工手上接過琵琶。旋即又倒翻回殿中,腳步輕盈,落地無聲。
那琵琶周身嵌滿了螺鈿拼湊的花紋:背面是纏枝飛鳥,正面是團花瑞獸,曲頸上竟有五隻絃軸,五根粗細不一的絲絃筆直垂下、接入覆手。
小蠻將琵琶架在頸後、舞風陡變,一掃方才的嬌嬈魅惑之態:
玲瓏浮凸的身姿,恍然化作一隻暮秋的歸雁,在荻花瑟瑟的水邊徘徊。似是失群落單、哀鳴陣陣,又似是老翅無力、再難奮飛。誰憐一片孤鴻影,驀然相失萬重雲……
陡然一聲鳴鏑,殺機驟然襲來!孤雁驚起,竭力振翅,在蕭索的水面拍出圈圈漣漪。最後雙蹼一蹬、藉著風力、飄蕩向蒹葭蒼蒼的天際……
眾人正看得如痴如醉,忽聽幾聲金鐵交擊的聲響,從小蠻身後發出。待定睛瞧去,卻見小蠻雙臂、竟以匪夷所思的角度,彎向頸背後的五絃琵琶,撥奏出嘈嘈之音!
“竟是反彈琵琶!老朽今日大開眼界!”
“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輕雲蔽月、流風迴雪……其技也!如斫冬木、如破春冰,銅錘敲砧板,珍珠落玉盤……”
滿殿賓客酒醒了一半,紛紛頷首嗟嘆。有的賓客竟捧起酒杯,向著小蠻遙遙敬去。
然而琵琶聲、卻由小漸大,從霜天破曉的第一聲號角,漸漸轉至金鼓齊鳴!接著、彷彿千軍萬馬的蹄聲同時響起,透出雄健英武的氣勢來。然後兩軍交陣、短兵相接,密密匝匝的箭雨、殺氣騰騰的矛陣,震徹天地!
西平郡王哥舒曜雙目圓瞪、鬚髮皆張!這琵琶聲、彷彿喚醒了他體內沸騰的熱血!自己多年來縱橫沙場、九死一生的經歷,此刻全化作萬丈豪情,忍不住想要仰天長嘯。
李長源手攥杯盞、凝然不語,心中想的,卻是自己當年追隨肅宗李亨、討伐薊州叛軍的情景。如今自己身體尚健、而先帝卻駕鶴西去,心中惆悵孤獨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琵琶聲密如急雨、一陣傾瀉後,漸漸緩了下來。稀疏而頹喪的蹄聲,充滿士氣低迷、無力迴天的蕭索。
小弦切切,如泣如訴,美人自戕、英雄末路。彼時垓下、殘陽如血,五絃一劃如裂帛,蕩氣迴腸的悲壯,直到此時,才戛然而止。
獨舞方歇,一曲奏罷,滿坐寂然,落針可聞。
許久,太子李適才清了清嗓子道:“此伎,舞藝出類拔萃,琵琶神乎其技!竟能將‘驚鴻舞’與《十面埋伏》融匯貫通,相得益彰,當真妙哉!特賞銀百兩,以作嘉獎!”
眾賓客聞言,這才交口稱讚起來。接著添酒回燈、觥籌交錯,大殿內又恢復了宴飲該有的喧鬧。
天竺舞伎小蠻盈盈一拜,謝過太子李適的賞賜,便要撤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