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172章 五絃頸後撥,翻作驚鴻舞(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2章 五絃頸後撥,翻作驚鴻舞(上) (1 / 2)

軟風習習,花香陣陣。碩大的歇山頂上,竟飄蕩著一絲旖旎之感。

柳曉暮伸出一隻玉手,示意他抓穩:“這才對嘛!既是道修、便該慾念通達,何必要學那口是心非、道貌岸然的公門之人!不過你那輕功,還不足以在眾目睽睽下、不著痕跡地潛入。來!拉住姑姑的手,這便帶你進去!”

楊朝夕看著眼前柔荑、心頭微熱,一時竟不敢去拿:“這樣……好嗎?”

柳曉暮鳳眸圓睜、狠狠白了他一眼:“矯揉造作!”

旋即一把抓住他手腕,身影閃動、化作紅灰相接的兩道殘影,從平緩的寬簷上躍下。不待落地、紅灰兩道殘影便折入宮殿,隨即向上揚起,輕飄飄落在一方粗大的橫樑之上。整套 動作,不過半息。

望春宮殿門外的宿衛,以及殿內觥籌交錯的賓客,只覺眼睛一花、似有東西飛入。然而定睛再看,卻什麼也沒有,皆以為自己酒困眼花,生出了錯覺。

楊朝夕伏在橫樑上,大氣都不敢出一下,生怕吹落灰塵、暴露兩人蹤跡。回想方才,似乎只是被柳曉暮抓了下手腕,下一刻便已閃到了這裡。如此手段,堪稱鬼神莫測。

驚魂稍定,楊朝夕向下俯瞰,大殿內金碧輝煌、賓朋滿座,一派熱鬧景象盡收眼底:

大殿東西較長、南北略窄,一座鑲著水墨丹青的三疊屏風落在東面。屏風兩側、六名紅衣翠裙的婢女,手執五明扇,靜立左右。屏風前是紫檀木為底、嵌著珠玉玳瑁的獨坐塌,榻上有扶幾。

一名金絲玄冠、紫袍銀帶的年輕公子,正斜倚在扶几上,目光淡然、掃視全場。他面如冠玉、溫文爾雅,隨和的氣質中、卻有幾分上位者的沉穩和威嚴。

獨坐榻前五步開外,是一方碩大的板足案。案上罍、觚、盤、碗中,盛著香濃四溢的酒漿、花式繁多的糕點、外酥內軟的炙羊肉、白玉缽盛著的甘露羹……林林總總,難以盡述。

自板足案向西,兩排賓客魚貫而坐。每人身前一方曲足案,案上擺放著杯、碟、箸、匙及各色珍饈酒食。更有靚裝婢女縈繞在側,服侍著這些賓客宴飲為樂。

賓客身後,是整齊安放的兩排羊角琉璃燈,將大殿內照得宛如白晝。碩大的蟠螭紋五足銅燻爐,在大殿一角,將蘇合香的氣味彌散各處。

眾人圍坐的大殿中部,鋪著紋飾繁複的錦繡地衣。八名赤足舞伎列陣其上,身著薄紗、胸衣鼓脹,腰如柳枝輕擺。正和著樂曲的節拍,將豐盈婀娜的身段、娉婷曼妙的舞姿,展露給眼光灼熱的賓客們。

錦繡地衣不斷延伸,一直到大殿最西面,十多名樂工或踞坐、或盤坐。琵琶、瑤琴、橫笛、箜篌、錦瑟、排簫、篳篥、羯鼓等樂器,錯落響起,交匯成宏麗磅礴的樂聲,響徹大殿、飛出望春宮外。

年輕公子左手第一人,年過五旬,修眉星目,頭戴青玉蓮冠,身著白袍銅帶。從楊朝夕的角度、恰好看清了側顏,竟是自己多年未見的師父李長源!

年輕公子右手第一人,鶴髮童顏、神采奕奕,卻是河南尹蕭璟。一曲舞罷、樂聲暫歇

,他起身拱手道:“太子殿下駕臨洛陽,下官不勝喜悅!聊備酒食歌舞,為殿下接風洗塵!或有招待不周,還望殿下海涵!”

太子淡笑道:“蕭大人言重!此番過來、亦是一時興起。近日聽聞綠林草野間,有一柄‘如水劍’,不日將在洛陽出世。頗感好奇,便來盤桓幾日,或可有幸一睹神劍風采。”

太子左手第二人圓頭粗頸、闊額寬顏,鬍鬚短而濃密,便是西平郡王哥舒曜,亦順勢笑道:“殿下有此興致,末將自當奉陪!這‘如水劍’之傳聞,從今春開始、愈發甚囂塵上。便是我這使慣刀槍之人,都有些眼熱。”

太子右手第二人,雙目狹長、豎眉粗 黑,頜下鬚髯絡腮,神態中透著陰戾。便是貌似爽朗的笑聲裡、都帶著不懷好意:

“殿下龍鳳之姿,若要看一看這‘如水劍’,實是此劍的福分!但劍畢竟是殺器,若據為己有、未必便是好事。妹夫不才、願代舅哥去奪此劍!若有朝中朋黨、各門教眾、江湖遊俠藉故尋釁,便由我魏博鎮一力應下!哈哈哈!”

太子眉頭微皺,看著眼前言語狂悖之人,半晌說不出話來。西平郡王哥舒曜目光如電,也冷冷向田華望去,似乎他若再有言語僭越之舉,便要拔劍斬下。

其餘賓客皆默然不語,裝著糊塗。誰不知道,眼前這田華、便是魏博鎮節度使田承嗣的第三子。如今聖人為安撫藩鎮、已下詔賜婚,要將永樂公主嫁給田華,只待年時合適,便可完婚。也是因此,田華才對唐拓以舅兄相稱。

李長源雖是自酌自飲,但已將殿內一切都聽在耳裡。他放下手中犀角杯、緩緩笑道:“田駙馬,聽聞此劍不但是絕世神兵、更是氣數之劍,若真能得到,自然須太子殿下帶回朝堂,獻給聖人把玩。魏博鎮田公自來忠心可鑑,何必要畫蛇添足、奪得此劍,白白留給諫臣彈劾的把柄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