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微風拂面、僧袍輕翻,不經和尚默然而立,一副勘破紅塵、不悲不喜的得道高僧模樣。
宗萬雄抱拳躬身道:“在下失手,願領家主責罰!並謝不經禪師出手,否則在下、便要釀成百身莫贖的大禍!”
不經和尚頷首回應。崔曒則揮手道:“無妨!你在我府上多年,算是數一數二的好手。只是楊少俠青出於藍,更略勝你一籌。退下吧!”
崔曒說完,又轉頭又看向不經和尚:“禪師入府不久,從未展露伸手。今日一見,果然藝業驚人。不妨與楊少俠略試幾招,好令我等大開眼界。”
楊朝夕見狀,只好抱拳道:“禪師掌法剛猛、一力降十會,當是釋門大家。小道不才,願與禪師以武論道!”
不經和尚低眉順目:“楊施主好生面善,貧僧健忘、記不起哪裡見過。今日家主有令,便與施主討教一番。只是刀槍無眼,咱們便空手如何?”
楊朝夕笑道:“也好!”
語罷右手輕甩,那鋼鞭便脫手飛出、劃出一道圓弧,“咚”地一聲,不偏不倚、插回到兩丈外的木架上。引得眾人連聲叫好。
不經和尚將胸前佛珠摘下,遞給一旁的宗萬雄。眾人這才看得清楚,這佛珠竟是以拇指大小的山楸子穿綴而成,只是盤捻日久,表面已鍍上了一層瑩瑩的包漿。
不經和尚撐開下盤、穩如泰山,雙掌運出,似有勁氣灌注。再出手時,竟憑空劃出道道殘影,隱隱有風雷之聲,在楊朝夕周身炸響。
楊朝夕閃身躲開,雙腳似猿猴般騰躍彈跳,一面以“百獸拳”見招拆招,一面暗暗觀察不經和尚的拳路:
雖有類似於“卓家拳”“搏命九式”的剛猛,卻招招有度、並不急於求成。攻出便含守勢、守中亦可反攻,彷彿早算好了分寸和力道,一拳、一抓、一勾、一戳,無不精妙妥當。
不經和尚見他拳法繁複、變幻無常,也是暗暗稱奇,不禁將有所保留的力道、一絲一絲釋放出來:五成、六成、七成、八成……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數息過後,不經和尚便已傾盡全力。但楊朝夕卻仍有餘裕,竟還能在交手之餘、暗窺自己的拳法。不禁出聲道:“楊施主,貧僧所使,乃達摩祖師傳下的一套‘般若金剛掌’。若有興趣,改日可演示於你。只是現下,請施主專心出手,莫再一心二用!”
楊朝夕尷尬一笑:“被禪師看破了,罪過!罪過!那小道便不藏拙了,請禪師留神!”
說罷,拳風陡變!
錯爪虎撲、探手猿撓、揮臂鷹擊、翻肘熊刨……時而靈動、捉摸不定,時而滯澀、大巧若拙,時而撲擊、心手合一,時而疾退、形如鬼魅!
無論蠻勁、巧勁、明勁、暗勁,自有一股氣機蘊藏其中,彷彿粘黏的麵糰,令人強攻難破、卻也脫身不得。
宗萬雄與另一名武者,盯著拳來腳往的二人,如痴如醉、目不轉睛:
不經和尚的拳腳猛則猛矣、卻多有落空,即便僥倖打中楊朝夕,也像是打在了被褥上,虛不受力。一身剛猛拳腳彷彿處處受制,左支右絀、難以奏效。
反觀楊朝夕,可謂怪招迭出,叫人眼花繚亂。宗萬雄是識貨之人,已從他拳腳中數出燕、鶴、豹、狐、龜、蛇、魚、鼉等十餘種鳥獸的擬態,不僅形似、而且傳神。用以應敵,竟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兩人對過三百餘招,不經和尚的呼吸開始粗重起來。楊朝夕便收起了騰挪的身法,開始與他硬拼硬碰、拳拳到肉。
“咚、咚、咚!”
拳、掌、肘、膝、肩、足,接連對撞在一起,發出巨大聲響。便是崔曒攏在袖中的雙拳、都緊緊攥起,猜測著某一刻,兩人之一便會骨斷筋折、當場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