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劍道> 第118章 一葦渡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8章 一葦渡江 (2 / 2)

慧朗和尚順手從柴擔中抽下幾根枯枝,扔進潭水中,枯枝入水漂浮,隨著水波、緩緩而動。

慧朗和尚驀地躍起,雙腳連點、在每根柴禾上一觸即收。高大壯碩的身軀,在潭水上繞行了十息左右,才又縱身躍起,一個“鷂子翻身”、輕輕巧巧落在了對岸。

一番展露,看得楊朝夕都忍不住叫了聲“妙極”!心中也頗為好奇:這麼大個兒的和尚,是如何做到身輕如燕、凌波而走的?

正思索間,慧朗和尚又從對岸“飄”了過來。風輕雲淡道:“這便是‘一葦渡江’。此處水面狹小,只能稍作演示,若練得純熟、且氣息充沛,便是數丈寬的江河,也可輕易渡過。

至於功法訣竅,便是:意念不滯,凝神專注,提氣在心,力灌於足,足下借力,腋下生風……”

楊朝夕收起方才憊懶之態,全神貫注,用心記下。待慧朗和尚講完訣竅,又將釋門的步法、身法與他細細講解了一番後,心中已然信心百倍、躍躍欲試。

於是照著慧朗所授功法,縱身向潭中躍下,“噗通!”一聲巨響,潭水被砸得四處飛濺。卻是楊朝夕一腳便踩翻了浮柴,整個身體扎進了水潭。

《最初進化》

慧朗和尚面露微笑,似是對此毫不意外。楊朝夕從潭中狼狽爬出,口中喝罵:“和尚你誑我!這哪是‘一葦渡江’?分明是‘豬籠沉塘’!把銀錢還我!小道不學了!”

慧朗和尚合掌躬身道:“阿彌陀佛!道長,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世間哪有一蹴而就的功法?不經過勤學苦練、又怎能修得奇功?我觀道長方才,發力太急、心懷顧慮,涉水之

時氣息中斷,所以才不能持久。如今身上既然已溼,倒又少了一重顧及,不妨多試幾次?”

楊朝夕若有所思、點了點頭:“和尚說的,貌似有幾分道理……我便多下幾次水,若還不成,小道便掀了你那草窩!”說完,又提氣發力,繼續向水潭衝去。

“噗通……噗通……噗通……”一次次落水,反而激起了楊朝夕的執拗。此番回鄉,接連受挫,早憋了滿腹怨氣無處發洩。這時連如此簡單的“一葦渡江”,都練不出眉目,還算什麼“天選之子”?不如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如此越想越氣,越氣越發賣力!直到整潭水都被他砸得落下去足足一尺時,終於能在浮柴上借力三息。爾後才腳下不穩,照例跌落下去。

慧朗和尚遠遠地趺坐在春草間,一面修禪、一面避開濺出的潭水。偶爾抬頭看看渾身溼透、依舊執著的小道士,眼神中也不禁露出讚許之色。

直到白日西斜、天色近晚,楊朝夕已勉強可以借數根浮柴之力,躍到水潭對岸。只是勝算不大,十次中僅有兩三次可以橫渡。

慧朗和尚才緩緩站起身來,合掌道:“善哉、善哉!道長心性堅毅、遠超常人。此輕身功法並不能速成,今日修習至此,已再難寸進。不妨養足精力、明日再來,或可事半功倍。”

楊朝夕微覺疲累,此刻雖是滿頭滿身的潭水,心頭卻難得的暢快!這大半日沉浸在修習之中,並不覺得時間流逝,便是心中苦楚,竟也淡去了許多。想到此,心頭不免又疼了一下。

看到慧朗和尚正看著他,不禁抱拳道:“和尚!小道謝你傳功之恩。這‘一葦渡江’確是舉世難尋的好功法!”

慧朗和尚微微點頭,又合掌行過一禮,便自行離去。楊朝夕這才騰開手腳,將溼透的常服一件件脫下、擰乾,再迅速穿上。然後挑了柴擔,向家中快步回返。

木籬茅舍,菜畦柴垛。陸秋娘坐在院落中,正將一隻只竹扁中的蠶沙拍淨。竹扁清完,又重新鋪上新鮮桑葉,將啃成篩網的粘連葉脈、置於其上,待乳白的蠶蟲盡數爬向新葉,才將舊葉脈收起、扔掉。清理下的蠶沙,則晾乾收起,作為夏枕的填充材料。

楊朝夕擔著柴禾,進了院落,見孃親正忙碌,便將柴禾卸在一旁,湊過去幫忙:“娘,我回來了。今日碰到那半山上的野和尚、學了套功法,所以耽擱半日,方才回來……”

陸秋娘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學的什麼功法,‘烏龜捉蝦’嗎?怎麼渾身沒一處乾的地方?”

楊朝夕撓撓頭:“學的輕功!娘,我大半日都在下面的水潭那兒練,像水蜢子似的、可以在水上跑……不對!娘,你罵我是烏龜……”

楊朝夕後知後覺,又和娘玩笑了幾句,才又試探道:“娘,上午在野和尚那,聽到一個姓洛的男子提到了你。娘可認得那人麼?不會是來尋仇的吧?”

陸秋娘神色僵了一下,才緩緩道:“那是為孃的一個故人,你幼時和娘去洛陽城賣絲的時候,還見過一面……快有二十年不曾來往了,不提他也罷。”

楊朝夕看她興致不高,便識趣地不再提這事。專揀前些日子在熊耳山遊逛的有趣見聞,細細與陸秋娘說了,逗得她不時掩口而笑。

爾後幾日,楊朝夕將家中採桑、砍柴、挑水、澆菜等體力活,悉數包攬,做起來倒也輕車熟路、效率極高。除此之外,便只穿了半臂衫和長褌、短褌,去水潭那邊修習“一葦渡江”的輕身功法。

一汪小潭,也是不堪其擾。短短几日,水面便下降了四五尺,潭底本就少的可憐的魚蝦,大都順著溪流、逃向了下游,逃離這每日動盪的是非之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