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類相感志》
出南方此鳥兩頭四足行則身上有火,能闢怪毒蟲等類
鵜鵜:鵬的亞種。
《元真子·鸑鷟篇》
倭之人談曰:東海有鳥,其名為鵜鵜。之巨鵬之亞也。泛乎滄溟吞乎。長鯨厭而翱翔乎。碧空之界防風【大羔】者,弋伯者也。為大弓萬物鉤望巨鵜之飛於是乎。彀以射焉。一發而中,鵜之吒怒聲越雷霆,俄而驟血成河,落毛翳日翻墜之勢,隕乎空濛之間,墮於曠漭之野。豁然震乎大地,太虛為之響造化為之兇。防風【大羔】環趨觀之,旬日而畢,然後陟巨鵜之上,旁觀四海嵐蔽乎大地於是,率天下之庖徒雲梯而解之,四方之烹者,蒸氣成雲山木為之竭脯之費。七年而中華不脂肪之用,九年而異域不膏帆其羽。以為舟者,散乎大海命之曰,鵜毛之舶。
遊鳥:像鵝大,黑色,傳說是東海神所養,不可食。
《太平御覽》
《臨海異物志》.又曰:遊鳥,如鵝大,其色黑,以青絲頭系竹竿呼之,即來入手。俗言是東海神所養,不可食也。
鴢:狀如鳧,青身朱目赤尾,吃了宜子。
《山海經·中山經》
畛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有鳥焉,名曰鴢,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狀如葌,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重明鳥:重明鳥是傳說中的堯時神鳥,狀似雞,叫聲如鳳凰,重瞳,會辟邪。
《拾遺記》卷一
堯在位七十年,有鵉雛歲歲來集,麒麟遊於藪澤,梟鴟逃於絕漠。有秖支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雙睛」,言雙睛在目。狀如鷄,鳴似鳳。時解落毛羽,肉翮而飛。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飴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國人莫不掃灑門戶,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時,國人或刻木,或鋳金,為此鳥之狀,置於門戶之間,則魑魅醜類自然退伏。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鋳金,或圖畫為鷄於牖上,此之遺像也。
《太平御覽》卷二十九
王子年《拾遺記》曰:堯在位七年,有鸞鳳而來集,麒麟遊於藪澤,鴟梟逃於絕漠。有祗友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重精,雙睛在目,狀如鶏,鳴似鳳,時解落毛羽,以肉翮而飛,能搏逐猛虎,使妖惡不能為害。食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國人莫不掃灑門戶以望重精之集。其來至之時,國人或刻鑄金寶為此鳥之狀,置於戶牖之間,則魑魅鬼類自然退伏。今人每歲元日刻畫為鶏於戶牖之上者,蓋重精之遺像也。
赤烏
《夜航船》
周武王伐紂,渡孟津,有火自上而下,至王屋,流化為烏,其色赤,其聲醜。
三足烏亦稱赤烏,其形象是一隻黑烏鴉蹲居在金光閃爍的紅日中央因而常稱為金烏,主要是侍奉西王母,是漢族神話中太陽之靈。神話中說,太陽裡有三足烏鴉,古代人們就把金烏作為太陽的別名。
傳說三足烏為日之精,居日中,形態為三足烏鴉,共有十隻。它們住在東方大海扶桑樹上,輪流由它們的母親——羲和駕車從扶桑升起,途徑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鳥次山、悲谷、女紀、淵虞、連石山、悲泉、虞淵。後來金烏作亂,同時十個一起上天,使大地被烤焦,被后羿用神箭射下九隻,只剩下一隻。
《河圖括地圖》
崑崙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物類相感志》
山海經雲凡日無光則烏不見日烏不見則飛鳥隱
《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