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覺醒時代> 030 美酒(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30 美酒(中) (2 / 2)

【酒令】

“杯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已久,較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藥酒】

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水“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從古傳至今的知名藥酒有妙沁藥酒。

【酒禁】

古代酒禁,約有四類,前列,為強國而禁。第二,為節約穀物而禁。釀酒需要大量穀物,東晉之時,一郡禁酒一年,就省米百萬斛。第三為專賣而禁。《漢書·武帝傳》韋唁注云:“禁民酒釀,獨官酒置,如道路投木為權,獨取利也。”第四,因酗酒肇事而禁。北魏文成帝太安四年,農民豐收後酗酒鬧事,文成帝為此下令禁酒,詔令明言:“釀、沽飲皆斬之。”

【酒德】

酒德兩字,較早見於《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於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群飲”姑翊泳壑諞疲“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儒家並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養老奉賓,都是德行。

【酒禮】

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嚐嚐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客人敬酒(叫行酒)。

酒仙: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是歷史上著名酒仙李白的暢飲情景。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雲: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見李白的詩文及其一生與酒的關係是何等密切!

酒狂:

古人飲酒至酒酣時孤傲不馴,放浪自任,輕佻禮疏。唐天寶初年春,一日唐玄宗與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畔賞牡丹,忽聽樓上李白飲酒狂歌:三杯通大道,一半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為醒者傳。太監連忙上樓大呼:奉旨宣李學士見駕!誰知李白全然不理,口中唸叨:我醉欲眠君且去。太監無奈,只得扶他進興慶宮。玄宗見李白爛醉,忙命宮女含水噴其面,並親自遞來醒酒湯,李白睜眼一看,便要玄宗賜酒。玄宗關切地說:你剛清醒,再醉怎麼辦?李白答曰:臣斗酒詩百篇,醉後詩如泉。文人墨客與酒之性情,於這可見一斑。

酒義:

依許慎《說文解字》上說,酒既可以製造出吉利,也可製造兇光。如《戰國策.魏策》: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又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果不出所料,他的後代以酒為樂,朝夕狂飲爛醉,忘乎所以,招來滅國之禍。酒謀。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恰如《晏子春秋》雜上篇曰:夫不出樽俎之間,而折衝於千里之外。曹丕設酒宴以甘蔗作劍勝鄧展將軍;秦昭王之平原十日飲;項羽之鴻門宴;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張獻忠與李自成之雙雄會,均於飲酒中施行計謀。這些計謀至現在還有人仿效之,且多有得逞者。可見酒謀的作用之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