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剛才說的防冬、北有冬雪、南有冬雨,百姓是否受災、如何安置、是否要出錢糧賑濟,戶部執掌朝廷錢糧,是可以主動關注百姓情況的。”
若只是葉子皓與楊文旭的爭辯,大家還可看個熱鬧,只覺得葉子皓太能說、楊文旭太倒黴,但如今太子開了口,意味就不一樣了。
一時朝堂上氣氛有些微妙地沉凝,卻沒有議論聲響起,氣氛尷尬。
“至少,不說其他州縣,就此次京城連日風雨,最遠損及到何處,是不用坐等順天府和京畿衙門傳回名單的。”
“也可向附近甚至所有州縣發出公文,讓地方上報防冬情況,再作斟酌,到那時再來朝辯,不是更有效率嗎。”
太子說話語氣溫和,好似只給了提議,但立場卻是明確的,驚出了楊文旭一身冷汗。
太子是在支援葉御史所言,在責怪戶部怠政,是在批評他一個尚書沒有主動做好份內之事!
“殿下所言極是,其實微臣前些日剛得知災情時,就已經想到過這些,只是……臣憂慮,若真的出現大範圍賑濟,恐錢糧不夠支撐,這才想要借朝議時聽聽大家的建議。”
楊文旭能坐上高位也不是天上掉的運氣,當下就半躬了身子施了大禮,一邊誠惶誠恐地解釋、一邊也是為自己道出苦衷。
“微臣也是聽說了葉御史在青華州的政績,才想要聽聽他對此事的看法,奈何葉御史對微臣似乎……誤解頗深,很難談至一處。”
順便,再告葉子皓一狀。
葉子皓微微勾唇,並未立刻開口,那悠閒自若的態度,顯然沒將楊文旭的告狀行為放在眼裡。
他一點也沒如大家希望的生氣、怒而控訴、反駁。
他的冷靜到是讓心有期待的不少人微微一愣,有些不解。
多好的辯解機會啊,他葉子皓本來就站在上風好嗎。
“楊尚書既然想要聽聽葉御史對此事的看法,葉御史也說過他在青華州的政績,以本官聽來事事清楚、優點明確,葉御史也曾問過楊尚書是否明白,不知後面怎麼又被人吹毛求疵指出那麼多問題呢?”
太子目光微沉。
他沒有去看葉子皓那邊,而是立刻將剛才的情況提了一遍,替葉子皓反問了楊文旭,他的聲音比先前清冷,看來是有些不悅了。
楊文旭心中更寒,施禮之後甚至不敢起身,更不想抬頭,目光微閃地盯著自己的腳下,暗青的地磚散發著幽冷的寒光,就如他此時的心情。
葉子皓依然沒有出聲,如今有太子替他出頭,他再爭著攻擊楊文旭,到顯得他得理不饒人了。
但他已將戶部的問題指了出來,就算皇上不追究戶部,這楊文旭的工作能力,也會受到質疑的。
這就夠了。
在戶部找周先生麻煩,那就做好自己地位隨時不保的心理準備吧。
“回殿下,下官愚鈍,畢竟不如葉御史思路開闊、行事別具一格,又自入仕便能博得那麼多民間聲望。”
“下官雖執掌戶部尚書一職,但戶部錢糧多有定數,並沒有太多空餘拿去賑濟突然而來的災情,下官回去就往各州下發文書,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