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今天他們吏部沒人點葉御史的名頭,不然……
葉御史又會怎樣來懟他們?
這麼想著的人,心裡都不約而同打了個寒顫,竟有些慶幸。
就是吏部侍郎陸大誠,也板著一張老臉,卻是一聲不吭,完全沒有要出列的意思。
楊文旭怎麼也沒想到,他不過是看不得葉子皓那麼囂張懶散模樣,卻沒想到,最後反被其教訓了一通。
一張老臉沒地兒擱了。
“葉御史這是要對戶部公務指手劃腳了嗎?”他轉身盯著葉子皓,聲音有些森冷,“戶部如何做事,自有摺子呈至御前。”
所以,讓你提點建議,就說了這麼多,當戶部是不幹活的嗎。
“呵呵,既然楊尚書大人已將公務呈於御前,為何剛才又花了那麼多時間,讓人如此廣泛議政?是有何難題不解嗎?”
葉子皓神色不變,並不因楊文旭的暗指而有絲毫驚慌。
朝堂就是議政的地方,意見不同而相爭不下,也是常事,就算如今他與戶部尚書爭辨激烈,其實也不算出格。
只不過,楊文旭一直想給他扣疏懶的帽子,他也會給楊文旭挖坑。
他知道,楊文旭得了他的提醒後,回去戶部就沒少問周先生,關於青華州公示牆上那些捐款資料。
言語之間好像在暗示,他葉子皓在地方搜刮了民脂民膏、大斗收進、小鬥支出,所謂的為民造福的帳目,其實是有很多水份的,甚至可能做了假帳。
奈何那牆上所有的數目,都是百姓監督下,府學秀才們參與過進度的,每一筆帳,不說衙門,就是百姓和府學裡的人,都是清楚的。
雖然方法別具一格,但都有光明正大去處,便有心之人想要栽贓,也難以下手。
只不過,難以下手不代表不想下手,或是沒有下手。
也因此,剛才葉子皓對楊文旭的找茬半點也沒猶豫,就直接懟上了,而且懟得比上回更兇。
拿事實依據說話,並且明確指出了那件事情,而楊文旭卻沒有接招,避重就輕地含糊過去了。
但是,葉子皓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一翻話不但說得楊文旭老臉紅白交錯,也將戶部目前的問題指了出來。
戶部沒有人出來辯解,但一個個臉色卻也不太好看,就是嶽松,也沒有多嘴,只是沉著一張臉站在隊伍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戶部自然沒有難題不解,不過在葉御史的吹毛求疵之下,似乎好像難題還真不少呢,呵呵。”
楊文旭連忙說著,哪裡敢被葉子皓帶進坑裡,真的在這裡細說戶部公務?但最後一聲冷笑,諷刺意味也是很明顯的。
葉子皓正要開口,這時,東方堯卻又開口了。
今天皇上高座龍椅之上幾乎沒有開過幾次口,到是太子說話次數多了起來。
“楊尚書,爭辯歸爭辯,但葉御史說的話其實也是有道理的,戶部不比其他衙門,事關百姓,不能等事情發生了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