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皓不疾不徐款款道來自己那一年裡的主要政績,目光突然看向楊文旭。
“楊尚書大人,從下官這一年裡的大略吏治過程中,可有找到城外災情的治理之法?”
葉子皓突然一問,不止楊文旭,便是其他眾官,也是一時啞口。
短短一年時間,便是他們如今身居高位的朝臣,也不敢說有何表現,能站穩腳跟就不錯了,有的還只能在翰林院裡熬資歷呢。
可是葉子皓卻年紀輕輕就為四品城守,在地方上大展拳腳,一年時間已有一份漂亮的政績,此時說來也依然亮眼。
而這些事情他們早就聽聞了,也正是知道此人實力,覺得前程無量,才會有人起了拉攏的心思。
而衝在最前頭的,便是當初最早有優勢知悉葉子皓政績的戶部尚書陳志忠了。
可惜,陳志忠卻因此丟官丟命,讓人唏噓。
再看向被葉子皓反問的楊文旭,都下意識地替他捏了一把老汗。
根據過往一些例項,得罪葉子皓的人,真的要有命扛啊。
皇上坐在龍座上,目光也是沉了沉,心裡有些難以壓制的鬱結。
若不是當時聽信了陳志忠的提議,沒有那道聖旨,此時葉子皓還在青華州,五年下來,青華州能成為東黎最繁榮、穩定、昌明的州縣了吧……
站在前頭被無數人盯著的楊文旭,此時也早已漲紅了一張老臉,心下懊惱不已。
葉子皓剛才說了那麼多自己任上的吏治,除了高調炫耀了一把自己的政績,也是在指出他戶部的問題。
拍賣、募捐、安置、賑濟受災百姓,這些,都是戶部可以做的,但是……
京城不是地方,戶部不是城守府,他便為二品尚書,也做不到一個四品城守能做到的事情。
這麼得罪人的事情,誰會做?誰敢做?
他楊文旭才沒有那麼傻。
也正是如此,他答不上葉子皓的反問,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保持沉默,該當如何?
“看來楊尚書大人並未聽明白下官所言,下官剛才已結合地方吏治而對城外災情給出了下官的建議。”
“採不採納,就是楊尚書大人的事兒了,下官也不能直接擼起袖子大聲說,你讓開,讓我來!”
“呵”突然一聲笑自人群中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