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意識就去尋找那不合時宜的聲音,找著了方向,卻不知從誰口中發出來。
一時目光四處碰撞,隨即又轉向別處。
就算都在好奇、尋找,卻沒人敢真正指出誰來。
但很快這種尋找就有人放棄了,因為方向大抵來自……皇室今天來上朝的那些人裡。
然後就在大家放棄時,又有一道聲音響起來,正是祁王世子東方昕宇。
“葉御史說得沒錯,眼下城外災情實則就是吏治,只不過災情緊急,與平日吏治又是不同,因而,葉御史說得很全面了。”
“但就事論事,孰輕孰重、誰緩誰急,就要分辨清楚了。如今工部、兵部、順天府、京畿衙門都在忙著處理、安置,進度也沒有問題。”
“既然楊尚書大人在朝堂上向葉御史請教建議,那想必就是戶部這邊進度有所欠缺,想要取經。”
“就不知楊尚書大人是否會採納葉御史的建議了,就算不採納,想來聽了不少大臣們的建議,心中也有些盤算了吧。”
東方昕宇淡笑從容,聲音不高不低、不急不緩,聽不出一絲煙火氣,彷彿就只是一個旁觀者的客觀看法。
但不少人聽了卻下意識地撇了下嘴,目光卻是疑惑地打量向東方昕宇。
本來兩人相爭,又不關乎自己利益,陛下也未點名,在旁看著熱鬧就好了,怎麼這位親王世子卻單挑起了戶部尚書的錯來?
對朝局有了解的人都清楚,雖然時常會有皇室那邊的人上朝,但若無事,也真的就是來湊湊熱鬧的。
皇室有人會領職辦差,但不會像官員那樣領職點卯、按部就班地去做事,多半都是督辦,平時在朝堂上,無事不會多言。
便是太子也是聽和看的時候多,不會參與爭論。
說到底都是列席的,議政反而不如朝臣。
可是今天,這位祁王世子卻說話了,還說得不少,還說得……好像在站隊的樣子。
葉子皓從那一聲打破氣氛的嗤笑時開始,心裡就有些猜測,再聽到東方昕宇說話,不由微微蹙了下眉,有些無奈。
其實他一個人懟得過的。
他今天來,其實也很期待這位戶部尚書找茬,不過不知道人打算在哪個問題上找茬罷了。
沒想到卻是最明顯的一個問題上,到是撞到他手中了,正打算好好收拾一下呢。
自上回大朝議之後,果然如李世瑜所擔心的,這位尚書大人回去就單點了周先生,問了許多刁鑽的問題。
好在周先生淡定,底氣不虛沒讓人拿捏住。
但這些日來,卻沒少被戶部一些人找麻煩、使絆子,好在李世瑜還能幫得上忙,嶽松也解了幾次圍。
但以葉子皓來看,嶽松雖然解了圍,但並未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出手力度不夠。
因而,今天在上朝路上遇到嶽松打招呼時,他有些算不準此人到底是想結交他還是表面試探。
現在滿朝上下都不難知道,他、李探花、顏榜眼、鄭郎中、周員外郎,就是一個陣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