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突然身後有一箇中年三品官員快走了幾步,這一喊,附近本來就在觀望的人紛紛看了他一眼。
“嶽大人。”李世瑜回頭一看,連忙轉身抱拳先行了一禮,再轉頭看了葉子皓一眼,神色有些遲疑。
見葉子皓站在原地並沒有棄他而走,便連忙再次開口。
“為二位引見一下,這位是我們戶部的嶽侍郎,這位是剛進京的葉御史,下官同期的狀元葉子皓。”
“原來果真是那位年輕有位的葉大人,幸會幸會。”來人立刻露出了笑容,朝葉子皓拱了拱手,姿態到是有些低。
畢竟這位官大半階,便不行禮也讓人挑不出毛病,行禮,只顯謙和,也是一種表態。
葉子皓也抱拳一揖,客氣道:“嶽大人有禮。”
多的話便一個字也不說了,只是神色淡然等在一旁。
李世瑜見狀便明白葉子皓態度,連忙朝上司又一抱拳,微笑道:“嶽大人慢走,葉御史初次上朝,下官陪他一道走,以免迷路。”
然而來人卻似乎沒有聽出下屬委婉暗示的意思,反而一臉爽快地笑道:“迷路啊,到不至於,本官也陪葉大人走走,保證不會走偏一步。”
這話也有點意思了,是想拉攏陣營?
葉子皓這才目光深遠地看了他一眼。
戶部右侍郎嶽松,年五十五歲。
當初戶部尚書陳志忠便是宮中陳嬪的靠山,卻不是青華州陳家的親戚,同姓攀交的利益關係罷了。
也就是那位陳尚書想要將前程似錦的葉子皓早早納入自己陣營,而牽頭慫恿了皇上,下了那一道賜婚聖旨。
誰知就是那道聖旨壞事兒了,葉子皓無所畏懼抗旨辭官,皇上進退兩難,陳尚書見葉子皓不上道便想滅之。
而葉子皓的辭官激起了青華州百姓和士學憤慨,上萬民書而差點鬧出大事來,一直追到南華州才被截住,保留了士學而未出大事兒。
之後北蒼出兵震懾、國書直呈御前,葉青凰的身份為東黎皇室知道,葉子皓一時彷彿恃寵而嬌一般,拒不入仕、入仕還得被哄著進京。
而皇上也將矛頭對向害他處於這尷尬境地的陳尚書,正好查出戶部貪墨案,牽扯了許多人,一時下獄不少人。
不只戶部,還有其他職司,只能說,陳志忠一派倒了許多人,這是被查出來的,當然也不排除沒有被查出來的,或者陳志忠身後還有人。
但那樁案子確實鬧得有些大,一時朝野震驚,也讓朝堂上安靜了好一段時間。
而戶部兩個侍郎竟然沒有受到牽連,因舉報有功還得到了嘉獎。
後來由左侍郎楊文旭升尚書,外調了田朝陽任左侍郎,而原來的右侍郎嶽松,還是右侍郎並無改變。
楊文旭五十八歲升尚書,算是功德圓滿,只要不犯大錯,在這個位置上能做到致仕。
五十二歲的田朝陽升任左侍郎,將來前途還可觀望,總之他年輕啊,機會很多。
而五十五歲的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