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彼此心照不宣。
而今剛過完年,他們就軍塾一事幾乎是一前一後就張羅起來。
計劃都是冬天就商量好的,如今只等第一批錢到位,就徵集工匠人手、選定地址、買進材料……
葉子皓在做完計劃之後就沒有過多參與,而是交給了工戶王主簿負責,戶房周先生配合。
禮房也開始忙起來,因為一年一期的童生試要開始了。
葉子皓則跟進新年第一張告百姓書上所寫內容。
春耕、春糧、春汛、春疫。
那些乞丐、流浪的人、無家可歸的人,他都派人前去談過,有願意去城外墾荒的,可以就近做個佃農。
自己耕作,有屋可住、有家可回、有飯可吃,幾天遊說下來,幾大城中廟、觀中的無家無業流民,便去了近半。
但仍有人不願意走,就在城中乞丐為生,一樣逍遙快活。
對此,衙門也沒勉強,就這麼放著了。
去辦此事的卻是受了城守大人之命的司刑主簿嶽大人,而葉子皓也如今了城中坐館郎中到衙門開了會,嚴防春疫,確保藥材充足。
年後的市井,已不再談論城守一家年前出遊採買年貨的話題,而是年後的生活、行市、莊稼。
未來一年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隨著衙門不斷出告示周知百姓,大家的話題也彷彿有了風向標,每天都在變,跟著衙門的腳步在走。
大總管的信也隨著加急驛馬傳回了城守府,是傳回城守府而非衙門。
葉青凰收到信看了一眼,便不動聲色地收了起來。
陳飛他們去田莊安置種葡萄一事了,這時候並不在府裡,也沒人可以商量。
中午,葉子皓回來,葉青凰立刻把大總管的書信給他看。
“看來,有錢人還是瞧不上咱們農家粗酒,也罷,咱們就隨便做做買賣,到時再大量賣給大舅哥,一樣賺錢。”
葉子皓看完信忽然嗤笑一聲,也就把信擱到了一邊。
原來大總管歐陽不忌一路辛苦將兩千斤葡萄酒趕在年前送到了京城,透過禮部進獻給了皇上。
當然這酒送到,貴人們也不可能當場開啟就喝,然後給你一句稱讚,或是給出你想要的答覆。
加之要過年了,一路往北的路必然不好走,因而,大總管自然是要留在京城裡一些日子的。
但他並未替葉子皓在京城向權貴之門投遞門帖、贈送禮物。
當初葉狀元尚且拒絕結交權貴,在複雜的勢力中不選擇站隊,如今也同樣如是。
自然,大總管在京城的時間也頗受到冷遇,甚至沒人記得那遠在北方的青華州城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