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院長便笑道,其他師長也紛紛付議。
他們其實知道,衙門的錢要出,公示牆上肯定得記一本了,但這一趟顯然是葉大人自己請的,從衙門出錢肯定不好,若他自己出錢,他們也過意不去。
不說遠了,就今晚送來的這些酒,按今天傳出來的價,也有幾百兩銀子了,還不夠他們招待幾個讀書人吃住幾天麼。
見師長們自願擔下,葉子皓想了想也就沒有強求了。
若他執意攬下,看似他不想麻煩師長們,實則也是傷了他們的顏面。
士人講品性、好顏面、重結交。
一直以來他都是尊重塾學、尊敬師長、關照士子,在此處自然不會糾結。
一翻詳談之後,他們就告辭出來,感受著夜風的寒涼,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都快立冬了,可別趕著雪才好。”
“第一場雪就算來得早,應也沒那麼冷才是,總不至於搞個幾天大雪封路。”
周先生自是明白葉子皓在擔心什麼,連忙說道。
他們在靖陽時冬天一旦下雪,總要有兩天難以出門的,但在城中還算方便,自然有人把街道鏟掃出來,就算是在鄉間,村子裡也會自掃門前雪,或是號召把路都剷出來。
“不過咱們明天得問問,往年冬天都是如何安排的,這城裡、城外的路自然是不能封著的,還有這陣子在修路的事兒,希望趕在下雪前完成,不然難免辛苦。”
葉子皓想到最近在做的一些事,不免操心。
“修路不是開路,還是很快的,如今王大人那兒也有錢,勁頭正足著呢,自然是多找了不少人手幹活的。”
周先生便笑了起來,又道:“朝廷墾荒的撥款也到了,第一批百畝田種了一批菜,收益按計劃給農人一些,剩下的由各縣戶房收著了。”
“如今也都種上了麥子和油菜,等來年產量自是要好生收管,不可讓人混水摸魚。”
“第二批百畝田種了冬菜,明年若棉花豐收,功勞可不比種糧少啊,也虧得你是農家出生,對種什麼合理不浪費,可真是細緻得很,底下便有人想糊弄,也不敢冒險。”
說起種兵田的事兒,周先生也是諸多感慨的。
地墾出來,並不是荒著等種麥、種稻的季節,其他時候就不用安置了。
事實上,那些地按葉子皓的計劃可是安置得很緊密的,一邊粗耕、一邊蓄肥、細耕,就陸續種上蔬菜了。
原本計劃只要多少人手,後來見銀子到位,進度也順利,便又增加了人手,就連婦人只要幹活得力又是附近村子裡的,也都參與了進來。
用附近村子裡的人有個好處,不用扎那麼多工棚,夜裡便能回家去吃住,住工棚的到底是遠一些兒。
就是軍戶也同樣如此。
那些少年們也得了機會,有專門的夫子過來施教,就在附近的村子裡借了村塾來用,或是駐紮在工棚附近,也是盡心盡力。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農門凰女》,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