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大戶的家主聽到這訊息後,心裡都不免哆嗦了一下,一方面是弄不清城守大人到底想如何,一邊也是在擔心著一件事兒。
自然,明白人心中都會有些猜測。
而此時,葉子皓正給小吉祥擦著嘴上的糕餅渣子,一邊吩咐十二個捕頭,如何去招待他的安排。
府城十二捕頭,平時巡街只是例行,畢竟府城還有府兵巡街,到不怕街頭生亂。
他們也多是查案、維護商鋪和百姓家的詳和生活。
而現在,城守大人就交給他們任務,東南西北中,從東開始,逐街逐鋪去查,核對鋪子經營範圍,有沒有違逆之事,鋪中人員是否都對得上,可有藏匿逃犯或者不法份子……
捕頭是何許人?日常乾的都是這些事兒,此時見城守大人一臉嚴肅、一本正經地細細說著,他們目光閃爍,心裡已掀起驚濤駭浪。
城守大人這是要搞事情啊!
不出半天,市井就有了傳言,城守大人要搞事情,昨晚才回,今早就出告示,看來是盛怒難消了。
但這次不同以前議論城守夫人時,沒人敢大聲喧譁,甚至在交頭接耳時,都要先向四周張望幾眼,就怕自己的悄悄話被別人聽去。
現在他們知道這位謙和為民的城守大人,是惹不得的了。
而這時候,十二個捕快盡數出衙,每人都把自己的人手帶齊,另外還各配了兩名府衛、一名戶房從官。
幾乎是除了戶房從官,其餘人全帶了刀,再加之府兵也受了城守大人的指令,配合捕頭執行這場普查清鋪行動。
雖說府兵沒有跟著捕頭走,但有捕頭帶隊出沒的地方,附近的府兵就會變得多了幾隊。
一時之間竟搞得街頭人心惶惶,而那些開鋪的商家更是風聲鶴唳、有苦難言。
他們不知道城守大人發什麼瘋。
要說商鋪,但凡家境殷實些的人家,多是開鋪的人家,有自家人守著一間小鋪的,也有請了掌櫃管事開著大鋪,甚至不止一家大鋪的。
當然,論鋪子最多、經營最廣、管事夥計最多的,當然是那些大戶人家,而首當其衝的便是王首富。
王成業並不在家,這兩天他去河陽縣看兒子王瑞了,還沒有回來。
王家人戰戰兢兢,就怕又被那城守盯上了,因此在得到訊息後立刻就派了長隨快馬出城,去稟報王成業。
王成業聽說後卻是一聲冷笑:“怕什麼,那大人精著呢,我可沒有對不住他的地方。”
長隨聽得愣住,但王成業卻擺了擺手,不在意地道:“你們只管配合大人,便有些小損失也別計較,在這風頭上,做得越低調本份越安全。”
那長隨得了令立刻上馬回府城報信兒去了。
“爹,那葉大人不愧是狀元,做事可真是……”
王瑞在這北山玉石窖雖然清苦,到也沒有受多少苦,沒有乾重活兒,不過是老實待著罷了。
但如今爹來看他,他自然表現得委屈可憐,正大口吃著爹帶來的家裡廚子做下的糕點,這時忍不住嘀咕。
“那大人非池中之物,一到地上就廣積清名,不會在地方呆太久的,將來若去了朝堂之上,對咱們也不會有壞處。”
王成業冷眼看著許多事,心裡又有了新的計較。、
而且朝裡的人也來過信兒了,讓他別觸這位葉狀元的鋒芒,若能結交一二,攀些交情則有利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