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人能這麼種,他們為何不可?再說葉大人還承諾了負責銷量,這買田的錢也是他給的,為何不聽他的?
於是其他人便不開口了。
“百畝田也花費不了多少,當日籌得款項二十八萬兩,我計劃是各縣學一萬兩,府學一萬五千兩。”
“另有五千兩,先扣去這次給衙門幫忙的秀才們的工錢,但我之前和他們說過,這趟是無償,因而,打算以束脩的方式來解決。”
“府學、縣學,所有參與的秀才全部免除今年兩季束脩,這筆錢就從五千兩中扣除,剩餘就用來添置第一批筆墨紙張,發給各縣學。”
“這筆錢不給府學,一個是府學已多分五千,一個是府城繁華,士子家境也會殷實一些,各縣寒門士子應多一些。”
“子皓便生長在八王山下葉家村,也曾抄書攢筆墨錢,不過子皓的娘子擅繡,賣繡品賺錢供讀,才讓子皓多些時間讀書,而不為生活所憂。”
“因而,將心比心,希望更多的寒門學子有安心讀書的機會,有能力也有條件一圓科舉夢想。”
葉子皓解釋為何要將錢買學習用品卻分到底下各縣去,說得情真意切很是誠懇。
師長們自然沒有異議。
這時幾個主簿大人便從梅園那邊過來了,他們換好回家便服後,便直接去了梅園,知道先生們在花園裡,這才又過來找。
他們到後,立刻就有丫環過來奉茶,又給其他人添茶,之後立刻退下。
葉子皓則繼續說著對那二十八萬兩的安排。
各縣學得了一萬兩,買地花三千兩,種植成本應該不要多少錢,縣學自己可以安置,也可留出一千兩運作。
剩下六千兩也可置一間商鋪經營。
在縣城的商鋪沒有那麼貴,當初周子康在靖陽縣買下那三鋪頭大鋪子就只有三千多兩,因而葉子皓也是瞭解一些行情的。
他們在府城都盤下了主街兩鋪頭兩進兩側院的鋪頭,花費四千兩,因而,剩餘六千兩絕對花不完,剩下的就可以做為獎學金與專項扶持金了。
以後就從鋪子和田裡產出,來維持獎學金和專項扶持金。
聽他的計劃,還只花出一半,剩下還有十四萬兩。
“這十四萬兩做為扶持士學的後備資金,先放在戶房,或許以後繼續買田,或者在鄉試時增加獎勵或給出盤纏扶持,或者在下期春闈時,給不夠盤纏趕考的舉人一些資助。”
“又或者,看各處田產、商鋪的經營是否維持得住賺頭,是否有需要增加投入,到時資助秀才鄉試、資助舉人春闈,就由府學和縣學來安排也可。”
“我相信師長們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子弟都能有個光明的前程,能一展所學、能有所抱負。”
葉子皓對剩餘十四萬兩的安排,並沒有一口敲定。
他只是說了許多種可能性,開啟大家的思路,也讓大家明白,這錢一半交給府學和縣學自己經營,直接面對縣學子弟。
而另一半則在猶豫交給誰,但面對的卻是科舉,不管是秋闈還是春闈,都是直接走上仕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