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個附加的提議。
就是大量進購筆墨紙硯,面對縣學士子優惠賣出,既能從中略賺薄利,又能方便士子節省成本。
城裡書局、商鋪多,要達到這優勢就必須向生產作坊大量買進,一次就需要很多銀兩成本。
這也是他們期待這筆款項的原因。
因為府學、縣學為朝廷供給並從地方束脩裡維持所得,並不寬裕,也就很難達成這樣的計劃。
但他們都很清楚葉子皓想要以錢生錢、進而長期維持資助計劃的目的。
因此,對以錢生錢的問題,也是集思廣益,討論了許多的。
“如此甚好。”葉子皓仔細看完,便笑道,“辛苦師長們籌謀,讓子皓省了不少功夫。”
他向喝茶靜待他看完的師長們團團一揖,便將那計劃書遞給了早就等在一旁好奇的許靖言他們。
“不瞞各位師長,皇上御賜了百畝良田給子皓,等我們去驗收時,已種上了糧食,但子皓的娘子卻希望能分出一半來種些瓜果,打算明年開春種葡萄。”
“葡萄爬藤架,因此,地底可種紅薯、花生、黃豆等伏地易種之物,充分利用田地而不浪費。”
“若府學、縣學都置下一塊地,一半種糧,一半也這般種,既省事又好出錢。”葉子皓便說起種田計劃。
一畝良田大約三十兩上下,一百畝也就三千兩,要高也不會高出太遠,因而,置地產糧換錢,成本並不高。
這是靖陽縣的田價,想來青華州也不會差距太遠才是。
靖陽縣學本來就有百畝田,聽師長說,各地縣學都有一塊,那現在他加上一塊,不是更加穩當?
“葡萄春種秋收,能賣上一季,但要找果農看護,地上又種粗糧,另要農人來種,會不會多耗成本?”
一個先生便有些擔心地道。
“不會,果農只需有一、兩人當管工便可,其他看護也好,種粗糧也好,交給附近村子的農人,聽管工安排照顧葡萄。”
“這樣是不錯,就怕到時青華州全是葡萄,要爛市了。”另一個先生不太看好。
若一家農莊種葡萄,還能維持行市買賣,青華州一府十二縣,到時不說上千畝,幾百畝葡萄收摘,還不得滿大街都是葡萄?
尤其葡萄運往其他地方很麻煩,若是磕碰壞了或是放置壞了,就是虧損。
因而涉遠買賣根本沒優勢,也容易抬高賣價,根本拼不過當地的葡萄市價。
“先生不必擔心,葡萄只要種出來,我自會負責銷路,保證不會滯銷,而且價錢也不會胡來。”
他說胡來,而不說虧本,是這批發價肯定要低於行市,但也不能低得離譜,他自己不能虧,府、縣學也不能虧。
兩便兩利,才能長期合作下去。
“那就種吧,若能及早買到田地,也能先收點糧,秋後一半種糧、一半種葡萄和紅薯,跟著葉大人的莊子走。”
齊老院長突然開口,算是爽快地拍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