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衙門剛點卯,今天要審的兩樁案子就張了榜出去。
有閒人來看熱鬧,看到上午要接著審昨天上午的案子,都覺得驚訝。
以前的城守能在一月之內審完一樁大案,都是極厲害的了。
這葉大人的效率,未免太快了些?
更讓大家驚掉眼珠子的事,很快就發生了。
王家這次可是拿出了十足的誠意來了結此案。
當楊家人與昨天被傳喚到堂的偽證諸人到後,葉子皓正要讓捕快去傳王家被告主犯。
忽然衙門外就喧鬧起來。
原來是王家家主王成業親自押著身穿麻衣揹負荊條的次子來了,一邊走還一邊拿著藤條在抽打、責罵。
王成業也不知是懊惱、氣惱還是心疼,已是紅了眼眶、老淚縱橫地邊抽打邊罵他次子王瑞。
估計這場懺悔的戲是從城東王家出門就開始了,因而今天來看審案的人比昨天還要多,一路隨著王家父子而來,擠得衙門前小廣場都人滿為患了。
王成業一路拽著兒子到了公堂上,才氣喘吁吁地先給堂上端坐的葉大人行了禮,又自請讓孽子再給楊恪的父母磕頭,之後再審案。
葉子皓自然沒有意見。
王瑞也收了跋扈的姿態,跪在地上就趴轉了身,朝楊明達夫婦磕頭,哭道:“對不起,當年輕狂不懂事,犯下大錯。”
“但我只花錢告了假案,楊恪之死真與我無關,我再壞也就是拿錢砸人,斷不敢相害性命。”
“當年我原是想讓楊恪吃點苦頭,只要鄭氏願意改嫁,我便饒過楊恪,斷然不會讓楊恪被流放十年。”
“我若知道楊恪會死,定不會做這意氣之事,就算下到大牢裡也能保下一命。對不起,此事皆因我而起……”
這王瑞今天到是很會說人話,說得情真意切、眼淚汪汪,悔過之心溢於言表。
也說得楊家夫婦在堂上啕嚎大哭,怒罵王瑞混帳。
葉子皓坐在堂上冷眼看著,暗想這王家人昨夜是練過的,這話說得真溜。
不但認罪、認錯,也將自己從楊恪之死裡乾脆地摘清了。
他們承認是判了流放才造成了楊恪之死,但楊恪之死絕對不是他們做的。
認了小錯以圓此案情,但殺人之罪絕對不認。
斷尾自救,也是花了些心思了。
王家寧願如此,可是怕他查出楊恪之死真的與自己有關?還是怕自己借查楊恪之死栽贓給王家?又或者是怕他因王家小妾得罪而報復王家,藉此案追查王家與前任城守的其他勾當,更拖出“朝堂裡有人”?
王家的顧慮,從昨天的求情配合以及今天的表現來看,是很明白的。
但一案歸一案,今天王家來和解,只要楊恪之死查不到殺人實證,他昨天給出的處理辦法,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公堂上,因為王瑞的悔過,聽審的百姓們議論紛紛,情緒也是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