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皓讓大家起身之後,便一拍驚堂木,高喊:“堂下原告何人,要訴何案,可細細說道……”
公堂之上打起陳年官司,公堂後穿堂過道里,一群少年搬著小凳坐在那裡,靜靜地聽著,誰也沒敢吱聲。
葉子皓今天審案,讓他們坐在這裡當課來聽,也是例項見習世情,比讀破萬卷書更有用。
其他人到是沒有來,因為太忙了。
正院中,葉子皓領著少年們去衙門後,葉青凰也讓歐陽不忌去找手頭有城南商鋪資源的中人。
陳飛他們卻是去了街頭,趁著旁人還不知道他們與城守的關係,在市井中打探百姓對今天案子的看法。
不久,一箇中人就拿著兩本冊子匆匆趕到,被小廝領進了花園裡,來到醉花閣,歐陽不忌親自招待了他。
不久,歐陽不忌就來花廊下找到正帶著小吉祥在玩耍的葉青凰。
“主子,中人手頭的鋪子,符合咱們要求的有四家。”
“一家在城東南二街上,有三個鋪頭,沒有二層,兩進小院一側院,三千八百兩。”
“一家在城西南二街上,有兩個鋪頭帶小二層,也是兩進小院帶一小側院,三千五百兩底價。”
“一家在城西南主街上,兩個鋪頭無二層,兩進小院帶兩側院,四千三百兩。”
“一家在城西二街拐角,有三個鋪頭無二層,兩進小院帶兩側院,三千二百兩。”
“主街四千三百兩那家,為何要放賣?原來做何生意?鋪子格局、環境如何?”
葉青凰一聽便只對主街商鋪有興趣,雖然小一些、貴了些,但以後做買賣肯定更有利。
四千三百兩……
他們換金錠子剩下兩千八百兩,過去繡花、賣糕點、賣方子攢下的積蓄,進貨壓了幾百兩,盤纏也花用了不少,現在勉強拿得出來的整數,五百兩是沒有問題的,加之昨天賣糧換取的現銀九百四十五兩。
再還還價,應能買得下那間鋪子。
二街一般也不會差,但他們失了最繁華的優勢,只能靠商品的特色以及自家的聲望才能順利開啟局面。
但她不想因為小几百兩銀子,就給自己增加起步的難度。
歐陽不忌去問過之後回來稟報。
“主子,那鋪子原來是做繡莊的,繡莊主家原是寡婦,後來再嫁,要隨夫家南遷,為了盤現一點銀兩傍身,這才放出鋪子,底線不能少於四千一百兩。”
“大總管,告訴中人,未時在那家鋪子等我們,等我看過鋪子若滿意,四千兩現銀成交,過戶手續我負責,不用主家再掏手續費用。”
葉青凰聽了便道。
如果再還價,肯定也能還下去,但她不能給人說是仗著官家身份故意壓價。
四千兩應是行情裡的底價了,並未低於行情外,畢竟二街是三千多兩,這鋪子雖在主街,鋪頭卻小了許多,價錢綜合來看是不便宜的。
歐陽不忌就去和中人說了,又私問了中人一句,這樣的價錢可合適?
中人便吐了一句實話,就算不是大人家,尋常百姓還到這價位也是正常的。
便約定午後在鋪中見面,並且也請主家一同到場簽下過戶文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