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皓暫時還不敢大動,計劃再好,也需要實踐中經得起推敲,因而他計劃是先從各縣墾出一百畝,就今年完成。
地墾出來後再交給附近村子的佃農,或是無田的貧苦農人、或是自願遷徙到兵田之地的軍戶。
軍戶也多無田,但種與不種,遵從其意願。
兵田與官田都是免稅的,因為田裡的糧食都是官家的、是朝廷的。
因而種官田的佃農也跟著不用繳糧稅,種兵田亦如是。
兵田在很久很久以前聽說過,只不過那時正是交由軍隊去種,但軍隊屬兵部所管,或各路將領自行管理。
這樣就會造成牽扯的人員勢力過多,管理不善、資料不明的情況,也對軍糧沒有明顯的效果。
加之朝廷怕駐軍私下囤糧、意圖危險,自然也就早早取消了。
葉子皓重提兵田策增加了許多合理的思路與後備方案,這才讓朝廷與聖上動了心思。
葉子皓現在要執行兵田策,朝廷都盯著呢,但他不著急。
今年夏天只要墾出一千五百畝新田,在秋收後種上麥子與油菜,來年春夏便能有糧和油了。
油菜好肥地,肥了地改種稻子,麥地就種紅薯,秋收時便糧與紅薯都有了。
如此交叉輪種,有種肥地和增產。
而且夏天墾地到秋天,放農人回家秋收,之後解除六十歲以上的農人,增加五十歲以下的正勞力。
冬天農閒,在經過第一期觀望以後,總有農人願意來加入的,到時正勞力多了,就能趕在下雪前再在各縣墾出一百畝荒地出來。
雖然第二期投入人數多,要監管難度也會增加,但有了第一期的測試,應對起來自然也會完善許多。
地方官任期都是五年為限,五年後會不會在原地、會不會是原職,或者另外調走,都由吏部考核之後排程。
葉子皓也不管五年後的事情,只要在任內五年好好發展就行,因而,他也是計劃將那些少年們好生培養一翻,五年後就是新的正勞力了。
第一個月每天認三個字,第二個月開始每天認五個字,第一期大約是三個月到三個半月時間,足夠他們背下《千字文》和一些詩詞了。
希望能逮著機會教輟學的農家少年們讀書認字,是葉青凰那天見葉子皓與榜眼、探花在討論實施事宜時,偷偷和葉子皓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