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裡,這樣的案子可比交接重要多了。
交接也多是文書、案卷方面的交接,有載冊記錄,驗收之後讓書吏整理好目錄,方便以後查閱。
中午吃飯時,他就敲打過那些舊官們了,前主子已與他們無關,若自己手底不乾淨的,只要沒有大案,可以放他們一馬。
他沒說若有大案如何,周先生先到半個多月,早已暗中將那些官員們都觀察了一翻,也在城中打聽過訊息。
市井從來不缺訊息,加之舊官已去、新官未到,這個月話題多著呢,根本不需要去問誰,就有各種風聲傳出。
況且周先生也將新任城守在靖陽的仁德事蹟傳播了出去,也假裝無意中說漏嘴,將前任城守沒有建樹,才會被調走的內幕透露給了其他同僚們。
大家都會思考,既然舊主無建樹,那朝廷派來新員就肯定要有作為,既要有作為,又豈容他們繼續混日子?
朝廷盯著呢。
已有人想到這裡,今天葉子皓又說了,他雖只是四品地方官員,但他在朝廷還有許多同年,又是皇上派他過來的。
他後臺硬著呢,也不是與朝中隔絕無援。
再放出小錯不予理會的話來,那些手中確實沒有大案牽扯的屬官們,自然就立刻站好隊形,決定跟著新大人好好作為一翻了。
因而,下午就由葉子皓帶著葉正誠和葉華英,繼續與書吏交接一應文冊,六司主簿則回了自己的司房,好好登記、詢問清楚那些告狀人了。
而捕頭幾個也得了任務,領著捕快們上街巡視張貼的告示公榜去了。
若百姓有疑問,還可以問他們,若有更細疑惑,就會讓百姓們自己到衙門去問,各司大人們都在呢。
確想告狀的還在疑慮,純屬好奇地反而跑得快,要看新大人如何燒這上任三把火。
最後,遲疑的告狀人,也就跟著去了。
葉青凰一天都在後院裡,並不知道衙門那邊有多熱鬧。
“凰兒,你再等等,明天我和爹他們去田莊看看,也會會田莊管事,後天沐休,就帶你和小吉祥出去逛逛。”
今天大家都出去了,他不讓孃兒倆出門,他自己也沒出過門呢。
“好。”葉青凰連忙答應了。
知道他要忙起來了,不說別的,今天收到這麼多狀紙,不可能當擺設,下個月肯定就要處理這邊的事情。
“皓哥,地方政務固然重要,也別忘了你肩負的皇命。”葉青凰提醒葉子皓。
“哎喲,你不說我都忘了,可以在明天再出一份告百姓書的,不用等下個月了。”“募招五十歲到七十歲身體健朗、熟知農事的老農、老軍戶,讓他們先將自己的名帖資料寄送到城守府來,到能用時再安置他們。”
“再募招十二到十五歲輟學少年,讓他們負責後勤,說不定到時安排幾個夫子過去,得空給教他們認些字呢。”
葉子皓想到早就想好也終於要開始施行的兵田策計劃,便有些小激動。
當初他在朝堂上若只是提出兵田策,到也不顯得他的能耐。
他能一鳴驚人,還在他充分構架了一個利用勞力已近暮、勞力尚未開始的非正勞力的資源利用方案。
若請一個正勞力墾荒,正常工錢得三十文,遇著趕工或者超出辛苦,還會往上加一些。
因為這是力氣活兒,錢太少沒人願意幹,上哪兒找不到三十文?就在自家種田、做工,也能吃上一口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