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農門凰女> 第680章 放官青華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0章 放官青華州 (1 / 3)

朝堂之上,三個新晉的狀元、榜眼、探花和其他官員一樣列隊而站,而且還站在前面,一樣參與朝政。

每一個問題,當今聖上都會點問他們看法和做法。

葉子皓早已收拾了心情,認真對待今天的問題,表現已恢復正常。

淡定自若的氣度又可圈可點,讓禮部尚書鬆了一口氣。

就連站在龍臺之側的太子殿下,也覺得有意思,便有些理解禮部尚書昨天回來稟報的原因了。

今天不但問了國政、外交,連民事也問了不少,三個新人皆有自己的看法。

但在如何解決兵線太長、糧草供給延時而若戰爭起時如何自救的問題上,葉子皓的兵田制便讓大家眼前一亮。

並不是當權者不會兵田制,而是為主之道,既要放權、又要防權,兩難之間的權衡點便是關鍵。

而葉子皓的兵田制,便是在邊關後方建議兵鎮,由軍戶種田直接供給。

駐軍操練,不定時分批分流進兵鎮幫忙兵田種、收,將五成收歸軍營,三成歸軍戶,一成歸稅收、一成慰問有功之軍及撫卹軍屬。

別小看這一成,若有萬畝良田,便不會少於五萬七千石,若請有經驗的農人悉心種植,不說增產,也不會低於這個數。

當然要考慮天災**的問題,但以常識來論,這個數是不會差太遠了。

葉家便有幾十畝良田,按畝產八百斤,一斤糧價十文來算,便有八兩銀子,二十畝田便有一百六十兩收成。

但實際葉家還要繳稅,還要交束脩,還要留口糧,剩下的賺頭自然就不多了。

農家人,大抵如此。

葉子皓以自身情況作例述,以兵田萬畝為例項,滿朝文武皆可清清楚楚地瞭解兵田的好處。

解決了軍戶無田、家境困難的隱憂;

發揮了軍人的餘熱、解決了農丁不夠的難處;

減少了朝廷軍餉的壓力、提升了供給的速度和效率;

以田養軍、以田養軍戶,還能有一成上稅,國庫還未出糧,這可伸展性便不可限量。

當然不是說國庫從此就不用拔軍餉了,而是這麼一種便讓國庫變得無限強大,糧草充足、軍、民皆有好處可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