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小寒抬著頭,望著定定站在臺上的顧旭。
“這傢伙……居然又頓悟了……”她心裡默默道。
對於世間的大部分修士來說,“頓悟”這種事情,是可遇可不求的,一輩子可能也就只能發生一兩次。
可顧旭這傢伙,不僅三天兩頭就能頓悟一次,而且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可能進入頓悟的狀態。
時小寒依舊記得,當他們兩人在沂水縣結伴做任務時,顧旭常常殺完一隻鬼,就站在原地陷入沉思,幾分鐘後,便能畫出一張全新的符篆,或是對某種法術做出意想不到的改進。
沒想到今天在這萬眾矚目的擂臺上,他竟然也能有所感悟。
…………
看到臺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的顧旭,洛水兩岸的眾人都在私底下小聲議論,露出了或是疑惑、或是驚訝、或是期待的眼神。
但顧旭卻完完全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外界發生的事情、對旁人的眼光,渾然不在意。
神話傳說中的“望鄉臺”,是陰間的鬼魂回頭眺望陽間親人的地方;修行路上的“望鄉臺”,則是修士們回顧凡塵的地方。
其關鍵就在於“回頭”。
眾所周知,修行是一條超脫凡俗的道路,是由“人”轉變成“超人”、“非人”的過程。隨著修士境界的提升,他們需要從天地之間吸納越來越多的陰煞之氣,也時時刻刻面臨著被侵蝕、被同化的風險。
所以,前人們選擇尋找很多年前身為凡人時的感覺,用於穩定自己的精神,藉此對抗這個世界陰寒冷寂的本質。
欲超脫,先回頭。
唯有歷遍紅塵,方得鉛華洗盡。
或許是有意識,或許是無意識,陳濟生全身心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之中,楚鳳歌執著於人前顯聖,上官槿熱衷於把自己打扮好看從而贏取他人的好感……至於空玄散人,更是常常遊戲於紅塵之中,就算是變成了鬼,都還在惦記著漂亮女人。
今天,顧旭結束數日的閉門靜修,來到這人潮湧動的洛河之畔,一切所見所聞所感,均化作全新的領悟,湧入他的心頭。
當他不再壓抑自己的情緒後,河邊那些造型各異的花燈會讓他感到驚喜,餐館裡物美價廉的菜餚會讓他感到愉悅,姑娘們頭上的髮飾和身上的華服會讓他眼花繚亂,時小寒在臺上的戰鬥會讓他感到緊張,戰勝強敵會讓他感到舒暢,臺下觀眾們驚歎佩服的目光會讓他感到爽快……
這些情緒,彷彿是一盞明燈,一根手杖,驅散了他眼前的陰霾,使得他在攀登“思鄉嶺”的過程中,步伐變得愈發穩健。
“原來如此。”
顧旭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