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春。”
“此子真是才思敏捷!”
看到這一幕,眾人不禁深吸一口氣。
在短時間內連續寫出兩首優秀的詠梅詩,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事情。
因為這需要的不僅是靈感和天賦,還需要足夠深厚的文化積累和詩詞底蘊。
如果說前一首詩體現的,是幾枝梅花獨自綻放於僻靜牆角的孤獨,是無懼他人眼光的傲然。
那麼這一首詩,則是白梅齊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
“一首詩凌寒獨放,堅守自我;另一首詩迥異流俗,兼濟天下,”陸夫人由衷讚賞道,“看來這個年輕人志向不小啊!”
她身邊的陳安之也對顧旭充滿佩服。
因為在場很多人的詩作都拘泥於一園一舍,都在為了寫詩而強行說愁,使得席上充滿了矯揉做作的憂鬱情緒。
幾乎沒有人像顧旭這樣,寫出“散作乾坤萬里春”的開闊格局。
…………
這一刻,牆角的白梅盡數開放。
宛若皚皚白雪堆積枝頭。
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
顧旭仍未停筆。
片刻之後,他又在面前的宣紙上寫下一首: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雖然說,這是一首詞,並不符合百花詩社今日的規矩;
但當看到紙上的內容時,眾人皆為其所折服,紛紛自嘆不如。
今日,顧旭在須臾之間,以“傲雪凌霜”為題,連續寫下三首詠梅佳作,在情緒上層層遞進,在情懷上愈發豪邁激昂。
眾人顯然想不到,在這首詩中,嬌嫩柔弱的花朵竟然也能表現得如此風骨錚錚、氣勢昂揚。
“今日‘百花詩社’,此人當奪魁首!”他們不約而同地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