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暗香來。”
看到這首詩,眾人神情一怔,先前對顧旭的疑慮消失得無影無蹤,目光中甚至有了些許讚賞。
此詩語言樸素自然,既沒有太過華麗的詞藻,也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但卻極具畫面感,令眾人腦海之中不由自主浮現出白梅在牆角孤自綻放的形象。
“夫人,您覺得如何?”陳安之小聲問道。
陸夫人思索片刻,回答道:“這個少年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在詩詞造詣上,他早已脫離了堆砌修辭、拾人牙慧的階段,達到了返璞歸真、渾然自成的境界。”
陳安之點了點頭。
她自己在寫那首《牡丹》時,可謂字斟句酌,不僅追求格律工整,還刻意用了許多比喻、對比等修辭。
乍看花團錦簇。
但跟顧旭這首詩比起來,卻顯得匠氣過重,頓時相形失色。
就彷彿一個濃妝豔抹的風塵婦人,遇到了不施粉黛的下凡仙女。
而坐在長桌邊緣的陸詩遙也微微點了點頭,淡漠的目光中流露出欣賞的情緒。
在她看來,顧旭這詩看似寫得樸素隨意,但實際上卻有著精巧的佈局安排,鍛字煉句的功底也非同一般。
例如“牆角”、“凌寒”……體現出梅花無人欣賞的境遇,也體現出其傲雪凌霜的風姿;而後兩句既描繪出梅花的色彩,也以“遙知”、“暗香”展現出梅花香氣含蓄沁人的特點。
“寫得好!”唐薈臉上掛著讚賞的微笑,開始帶頭為顧旭鼓掌。
至於楚鳳歌……他並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一首詩是好是壞。
他只覺得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比在座其他人的詩遙易懂得多,也舒服得多。
…………
此時此刻,在眾人視線之外的牆角處,一株梅樹迅速地生根發芽,長出枝葉,含苞欲放。
口味挑剔的“驚鴻筆”,顯然也在不知不覺間認同了顧旭的詩作。
…………
寫完這首詩後,顧旭並沒有立即停筆,仍然在宣紙上奮筆疾書。
他身邊的僕人本欲勸阻。
但陸夫人卻擺了擺手:“讓他繼續寫吧!”
很快,顧旭便寫完了第二首詩: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