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藝說的雲裡霧裡,餘啟明自當是聽不懂了,不過在這一段話之後,林佳藝卻沒有繼續就此事說下去。
當然,她也解答了餘啟明的疑問,根據林佳藝所說,他們家和三姑之間的關係其實並不深,他父親認識三姑也就只是因為當年的她母親的死亡而已。
至於三姑和她父親之間到底達成了什麼協議,這一點就不得而知。
林佳藝知道的也只是那之後,她的父親就沒有將母親的屍骨從山上帶下去,甚至連埋藏之處都沒有留下亡者的姓名與身份。
只有偶爾才單獨一人又或者是同三姑一起來這山上瞧上一眼,到底做了什麼也從不外露。
這自當不是餘啟明想要的大難,不過再詢問答案,林佳藝也並沒有更多的解答。
無奈之下,他只好跟林佳藝一同又下了山。
不過倒是還有兩件事讓餘啟明有些不解。
這其一嘛,就是在下山之前,林佳藝要去了他的水瓶將其放在了墳包的旁邊,不知要做什麼。
畢竟從小在村子裡長大,又跟那些怪事接觸的多,餘啟明也以為林佳藝是要做什麼“壞事”。
回去的路上,他不止一次地向林佳藝詢問過原因,但都被林佳藝搪塞了過去。
而當他不依不饒之時,又被另一件事吸引了目光。
他才發覺,下山的路上他竟看到了多出來的很多痕跡。
那些痕跡是上山之人留下的,卻並不是他們兩個。
痕跡很新,至少是在他們上山之後,從腳印的數量上看最起碼也有四五個人,可是這一路過來,餘啟明卻並沒有見到有其他人存在過。
而更令他懷疑的是,這些腳印和他之前在山腳下發現的林佳藝父親等人的腳印吻合。
山上不存在其他人,餘啟明也就沒有重新再上去的必要,要說是林佳藝父親等人因為察覺到他們二人藏了起來也不實際,山間的路向來狹窄,身旁的灌木不說能否讓人躲進去,就算是進去了也很輕易就能讓人發現有人存在。
於是,在思考之後,餘啟明還是下了山。
至於後面的事情就簡單許多了。
下山之後,林佳藝久久都沒有聯絡上的父親那邊主動打來了電話,得知林佳藝找不到借宿的地點也再次給予了指引,而作為村裡人的餘啟明自當再次擔任了領路人的身份。
沒有更多的交往必要,餘啟明與林佳藝的交集便也隨著回到南程村自然而然地斷開。
餘啟明自己則是回到了家裡,悲催的是,他的家人之所以沒有給他打電話只是因為都晚上六點了母親還沒有帶著家人回來。
疑惑自然是有的,可是沒過多久餘啟明的這份疑惑便也被解答了。
應是由於前幾天的壽宴太過吵鬧,再加上關心餘啟明的病情,餘啟明的姥姥身體有些不適。
他們白天都是去了鎮子上帶姥姥瞧病去了。
當然,得來的訊息還是好的,姥姥的身體還算硬朗,醫生也只是說多休息幾天就可以了。
至於餘啟明之前在電話裡聽到的那些吵鬧的聲音,則是在母親知曉了姥姥的病情之後,為家人買吃食的時候街上小販傳來的叫賣聲。
不過也不管怎麼樣,餘啟明的母親都不可能忘了餘啟明的問題,當晚,餘啟明就跟著母親又去了三姑家裡一次。
依舊是熟悉的“洗禮”過程,但是這一次,餘啟明卻並沒有選擇再次將那天遇到那個男人的經歷再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