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急從權’,李長壽便也臨時從魚館中拿出來幾間房子,當做百戶官廳的辦公地點了。
這一系列,饒是讓人們稍稍感覺到了一些異樣,但很快,卻又被平淡的生活沖走,開始按部就班。
……
眨眼,又是五六天過去,前線不斷有訊息傳回來,無非是戰事多麼激烈,斬首多少又損失多少,卻始終沒有個定論。
李長壽也深深明白,東江與鑲藍旗的拉鋸戰,此時不過才將將開始而已。
只是……
李長壽更明白的是……
現在的韃子,還是以鑲藍旗主力為主,可,隨著事態的不斷演化,變的激烈,八旗主力可就要輪番上了……
唯一的好訊息是,老奴此役回來後,身體似是不太好,已經有點油盡燈枯的意思了,後金內部,權利爭鬥已經有點狠的了。
這搞的阿敏都無法聚集精力,全力應對毛文龍和東江,只能分神先去爭權奪利。
而就在這等紛雜之中,蛤蟆村卻是被李長壽捋的越來越順。
也讓的李長壽明白了,為何,後世時,大佬們都喜歡‘搞一言堂’了。
所謂‘言出法隨’。
老子說啥就是啥!
還能有什麼,是比這更暢快的麼?
哪怕蛤蟆村不過只彈丸之地。
不過,在這等‘言出法隨’的舒暢感背後,李長壽也時而沖涼,不斷的冷靜自己。
因為這時候一旦驕妄,偏移了航向,那等代價,可絕不是此時的他能承受的。
好在這些天事情都頗為順利,不僅那董副千總沒有找麻煩,李長壽也透過十里八鄉的各種關係,買了不少物資,乃至又收攏了拖家帶口的三個水手和一條中型快船。
雖然船有點破了,必須得好好修繕。
這一來。
李長壽已經有了六個水手,且盡是把他們的家人遷到了蛤蟆村,準確的說,是遷到了魚館旁邊,確保自己能切實的掌控到他們。
而在胡忠軍接連彙報了數天董副千總的走向之後,確保他現在正忙於前方戰事,短期內應該不會找自己麻煩——
李長壽也終於有時間,將目光重新匯聚向那個無名小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