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景迴轉洞中,先將丹藥收好,又取了藥鏟來看,雖是玉質,可堅固異常,尋了塊石頭來一磕,立時分裂幾塊。又灌注真氣,發出瑩瑩白光,甚是溫和。
那兩把寶劍卻不知是什麼材質,似金非金,似鋼非鋼,鋒利異常,只往石頭上一擱,便如切豆腐一樣,把石頭切下一截來。劍身上各有兩個篆體大字,一為“青蛇”,一為“星奔”。
收好這些個寶物,最後便是那玉匣,沈元景左看右看,渾然一體,並無一絲痕跡,他又不願用劍劃開,將匣損毀,便試著輸入真氣。
果然玉匣好似一個無底洞,如淵海般的真氣都能吞下,一點也不外洩。他心中喜悅,外出尋了許多果子,又打來了水,抱著玉匣枯坐七天,忽然流光溢彩,照徹洞府。
沈元景心中默祝,手扶匣蓋,輕輕往上一舉,蓋起匣開,彩華耀眼。他從匣中取出兩冊丹書,兩冊劍訣,均分上、下兩卷。
開啟首卷丹書,卻見此處另附有一張絹條,朱書狂草,如舞龍蛇。裡頭竟然註明仙冊出現年月,叫他異常吃驚。原本以為此處仙府無主,誰知近千年前,就被呂祖算出時辰。
他默算時日,所述仙冊出世年歲乃是幾十年後,心中一陣歡喜。呂祖神通廣大,自不會算錯,只能說明,現下這方世界,真個就是天機混亂。
接著往下瞧,說洞外危石坪中,還藏有純陽真人一玉瓶丹藥、一柄藥鏟、兩口煉魔寶劍。但這三樁寶物均另有人借用,惟鏟、劍將來尚可珠還。
寶藏已然盡數到手,沈元景仍舊是一陣唏噓,僅是這一封絹條,便可見蜀山世界因果之森嚴,前輩高人算計之深切,隔著近千年,還能歷數後世發生之事如昨日。
若非陳教主神通廣大,把這世界攪了個天翻地覆,便是他這樣的穿越者,都難有出頭之日。
這絹不過是尋常之物,只是在玉匣中才得以儲存許久,如今見風漸漸腐朽,沈元景索性丙去,又取了丹書、劍訣細細看來。
丹書第一冊上卷談及藥性與種植,他匆匆看過,只在那芝人芝馬上停頓片刻,又看下卷,說丹方十數與煉製法門,皆是世間罕有。
此冊還好,到了丹書第二冊,語義極為晦澀,且有“黃婆匹配得團圓,時刻無差口付傳”、“三車搬運珍珠寶,送歸寶藏自通靈”這等隱語,非是精通道家典故,絕難明瞭箇中真義。
便是精通古文之士,勉強看懂,也只以為上卷記載的一種特殊的丹藥,喚做為龍虎金丹,而下卷卻是煉丹燒火之法。
只沈元景這種受過丹鼎派嫡系傳承的弟子,才懂得這分明是一套極為高明的修煉功法,直達天仙境界。
這可是意外之得,他大喜過望,好容易壓下習練探尋的心思,又取來劍訣來瞧。第一冊是御劍的法門,他淺淺的讀了第二冊,不禁以手撫膺長嘆道:“呂祖真吾師也!”
原來這冊雖講煉劍,實則也是一門練氣的法門,說是練氣便如煉劍,挑揀一副好的功法,反覆火燒錘打,一面打出雜質,一面鍛打成型,再淬火、回火,得寶劍一柄,便是功成之時。
丹名龍虎,劍為天遁,是為純陽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