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開元十七年臘月初七,大楚第四代帝王駕崩。
按照慣例,京城戒嚴,全城舉哀。
午門喪鐘敲響三萬下,大臣們和內外命婦們,進宮哭靈舉哀。
太子楚昭恆在眾臣勸說下,忍痛處置政事,同時下令昭告全國,“父皇生前念邊關戰事”,元帝的大殮入葬,將要等南北戰事捷報到後再進行。
濟安伯知道元帝駕崩的訊息後,就被招入宮中,他派出去送信的人,因為全城戒嚴,自然一步也不能走出京城。
守靈一夜,濟安伯拖著疲憊的步子走出皇宮時,看到守在宮門口的大內侍衛和御林軍,竟然都是生面孔,他吃了一驚,坐上轎子回到府內,他的夫人兒媳等俱都不在家中。
“老爺,您可回來了。夫人她們還在宮中。剛才宮裡來傳言,說夫人她們暫留宮中陪伴皇后娘娘了。”管家看到濟安伯回來了,如看到救星一樣,連忙稟告了一聲。
家中主人們都不在,就幾個姨娘不能拿主意,他除了吩咐府中撤換了紅色之物,掛上白燈籠,其餘的他也不敢擅自做主了。
“城裡怎麼樣?”濟安伯想到回家這一路上,街道都特別安靜。
“老爺,奴才一直守在府裡,聽說昨夜有很多官兵出來清道了,可能大家今日都不敢出門了呢。”
“我派出去的人呢?”
“昨夜城裡就戒嚴了,不讓出也不讓進。”
濟安伯有種不安的感覺,一夜之間,好像就變天了?
楚昭恆竟然一夜時間,就能換下大內侍衛、御林軍,還能有很多官兵清道?“你親自去城門,到東門,找閔校尉打聽一下,看看除了什麼事。”
濟安伯吩咐管家去辦之後,自己又叫了幾個下人,吩咐他們出去找趙易權等人。
小半個時辰後,出去找人的陸陸續續都回來了,這些官員不是在宮中守靈,就是被派了差事,別說來見濟安伯,連說句話的機會都有宮中的人看著。
去東門的管家,是最後一個回來的。
他捂著腰,一瘸一拐地進門。
“這是怎麼了?”濟安伯看管家衣服上,分明是腳印,在京城裡,誰敢這麼囂張打他劉府的大管家?
“老爺,奴才,奴才去了東門,守城的官兵都沒見過。奴才就說要找閔校尉,那些官兵說不認識。”濟安伯府的大管家,平時也是有幾分威風的,看那幾個官兵態度倨傲,他要那些官兵的上司出來說話。
不想,這些官兵的上司出來,直接一腳踹過來,“老子負責城門警戒,你一個老奴才,來這瞎打聽什麼?再不滾,就送你進牢裡。”
濟安伯一時沒了主意,對了,劉琴那兒呢?
管家一聽劉喚提三皇子府,他又說了剛聽到的訊息,“皇子和皇子的正妃側妃們,都到宮中守靈去了。對了,老爺,奴才回來的路上,看到宮裡的侍衛押了一串宗親老爺們,要送去大理寺天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