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蘇代臉色沉重的道:“齊國仇恨的是燕趙兩國,一旦齊國教訓完燕國,那齊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極有可能是趙國。而等到那時,秦楚還在激戰,燕國已經殘敗不堪,趙國就需要獨自面對齊國。
臣以為,以趙國之力,獨自面對齊國,恐怕還力有不待。是以,臣為大王憂之。”
說著,蘇代停頓了一下,喘了一口氣,繼續繼續道:“還有秦國,如今秦國正與楚國大戰,暫時還顧不上趙國。可是,一旦秦楚兩國分出勝負,那情況就糟了。
若是秦國在鄧城擊敗楚國,那秦國就會再次長驅直入,兵圍郢都。如此,楚國江漢之地,還有上庸地,都將被秦魏韓三國瓜分,如此,秦魏兩國的實力必將暴漲。
那是,大王不僅將面臨一個國力遠勝之前的強大秦國,而且還將面臨一個實力暴漲的魏國。如此,臣為大王憂之。
不過,若是秦魏韓三國擊敗楚國後,立即回師伐趙,這還是比較好的。可是,若是秦魏韓三國擊敗楚國後,繼續攻打楚國,然後奪取楚國淮北地,那情況就會更糟。因為南面那個可以牽制秦魏的楚國將會被極大的削弱,而本來就強大的秦魏,將會更加強大。
另一方面,若是楚國在鄧城擊敗秦魏韓三國聯軍,那對天下各國而言則是更加不能接受的。
楚國已經滅亡越國,現在又佔據巴蜀,東南西三面都已經沒有威脅,然後楚國又擊敗了相鄰的秦魏韓三國的圍攻。如此,楚國身邊就沒有了威脅,然後楚國百萬大軍北上,天下還有那個國家能對抗?”
趙王何聞言,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蘇代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這一段時間他也一直在為齊國擔憂,也在密切的關注秦魏韓楚四國的大戰。
也正因為,這一次燕王帶太子入朝,雖然他心中也對燕王十分不滿,尤其是聽說燕王本來還不想來朝,是被燕國群臣逼著來的,令他很是不爽,但是,為了大局,依然還是對燕王十分禮遇,以拉攏燕國。
此時,蘇代見趙王露出認同之色,便接著道:“大王現在拉攏燕國的目的,臣心中可以揣測一二,但是,臣以為,大王緊緊只是這樣拉攏燕國,效果並不顯著。
如今燕國那邊親近楚國的大將軍公孫操已經掌握燕國大權,大王雖然籠絡了燕王,但一旦公孫操藉助楚國之力謀反,那大王拉攏燕王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而且,齊楚兩國交好,一旦公子純即位,齊楚燕三國結成同盟,那大王還有魏國就危險了。
所以,臣以為大王想要拉攏燕國,避免燕國因為君王改變而投靠齊楚,那僅憑大王一國之力,這還不夠,大王還需要一個強援,這樣才能穩住燕國,讓燕國與趙國保持一致。”
趙王何聽到這,徹底搞清楚了蘇代的目的了。
於是,趙王何看著蘇代笑道:“所以,燕王請先生出面遊說寡人,就是因為寡人保不住他,故而想讓秦國也入局。”
“大王英明。”蘇代點頭應道:“燕宣王與秦王交好,而大王的臣子穰侯乃是秦王的舅舅,所以,燕王希望大王能派穰侯去燕國任相。
只要燕趙秦三國組成聯盟,那大王就可以不用擔憂齊國。同時,穰侯擔任燕相,秦國就能放心的與楚國作戰,這樣,楚國戰勝秦魏韓三國的可能就變低了。
若是局勢不妙,楚國真的戰勝了秦魏韓三國,那大王也可以聯合秦國驅逐燕國內部的親楚派大臣,然後組建聯軍對付楚國。”
說到這,蘇代突然低下頭,然後拱手道:“大王,最重要的是,一旦秦魏韓三國在鄧縣擊敗楚國,大王也可以出兵伐魏,支援楚國,以避免楚國遭到重創。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個繼續維持楚趙兩國維持了百餘年的友好關係,讓一個強大的楚國在南面支援大王,牽制秦魏韓齊四國。另一個則是取魏地以壯大趙國,並限制魏國的擴張。”
趙王何正在思索任命魏冉為燕相的利弊得失之間,突然聽到蘇代說攻打魏國,立即皺眉道:“魏國乃是寡人兄弟也,寡人怎會攻打兄弟之國。還有,若是魏冉成為燕相,那燕國豈能坐看寡人攻擊秦魏韓的後方。”
蘇代聞言笑道:“大王,弱小的魏國自然就是大王的兄弟,但強大的魏國就未必了,可能不僅不是大王的兄弟,甚至還是大王的仇敵。
當初魏國強大的時候,可是數次出兵圍攻邯鄲,甚至還一渡佔據邯鄲數年。
如今魏國雖然失去河西、河東還有部分河內、河南的領土,可是現在魏國也控制了宋國,還有楚國的宛葉,現在的魏國,論國土之廣,已經不比全盛之時小了,而且論土地之肥沃,還要勝過往昔,只是,現在,魏國還無法直接呼叫宋國還有宛葉的人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