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燕王鄭見魏冉答應下來,他獲得了秦國的支援,心中大喜過望,以為自己的身家性命得到了保障。
歡喜間,燕王鄭想起趙國來,又遲疑的看著魏冉道:“相國,現在有一問題,那就是寡人剛剛才與趙王達成協議,準備接受趙國的幫助,並扶持燕國中那些親近趙國的人。
可是,現在寡人轉頭就任命賢卿為相國,寡人擔心趙王會有所不快。”
魏冉聞言,笑著拱手道:“大王且放心,臣稍後就會請人出面遊說趙王,讓趙王主動派臣去燕國任相。”
燕王鄭一聽,心中一鬆,笑道:“如此,那就看相國的了。”
不久,魏冉出,然後直奔蘇代府邸。
二人交流了一番後,已經在邯鄲閉門不出五年的蘇代,終於從自己的府邸中走出,然後直奔趙宮而去。
趙宮。
“大王,大賢蘇代求見。”
趙王何聞言,頓時微微一怔。
當初蘇代多次欺騙齊王,並連續兩次臨陣逃亡,致使齊軍兩次大敗於趙軍。然後,蘇代逃亡趙國尋找庇護。
當時,趙王何就知道,蘇代是燕國的人,蘇代從齊國逃亡後,不返回燕國,而是來投奔趙國,就是因為齊國很蘇代極深,而且還會恨烏及屋,只要蘇代呆在那個國家,齊國就會記恨那個國家。所以,蘇代投奔趙國,並不是真的投奔趙國,而是想要禍水東引,讓齊國不記恨燕國而記恨趙國。
雖然當時他看出了蘇代來投背後的意義,但是,當時蘇代的確有功於趙,而且乃是天下的大賢,更重要的,趙軍連敗齊軍,齊趙兩國矛盾已經不用蘇代激發,就已經要準備拼得你死我亡了。
當然,當時齊國那樣子,他也向攻打齊國,佔據齊地。
故而,他就接納了蘇代,並準備重賞蘇代。
不過,蘇代也知道他當時做的不地道,所以就拒絕了所有封賞,甚至還拒絕了官職,只求趙國給予庇護,然後就呆在邯鄲城中,杜門不出五年有餘。
也正是因為蘇代閉門不出,所以他原本心中的那些不快,也因為長時間沒聽到蘇代的半點風聲,而漸漸消失,直到他都快忘記蘇代還在邯鄲了。
但,現在,從他視野中主動消失了五年多的蘇代,居然又主動冒出來了。
這肯定是為燕國做說客的。
趙王何心中肯定的想著,然後應道:“請蘇子來見寡人。”
“唯。”
不久,蘇代來,禮畢。
趙王何問道:“蘇代在邯鄲城中隱居多年,怎麼今日突然想著入宮來見寡人了。”
“唉~~”蘇代長嘆一聲,應道:“當年燕宣王對臣有恩,在齊國要抓捕臣的時候,是燕國庇護了臣。所以,現在燕王有事求到臣,臣不得不應之。”
趙王何見蘇代主動交代他是為燕國而來,心中非常滿意,不著痕跡的微微頷首,然後詫異的看著蘇代問道:“燕王剛剛才與寡人達成協議,不知燕王有什麼事不能當面與寡人說,反而請蘇子出面向寡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