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君見田文果然主動提出了借兵的請求,當即應道:“齊王這一次的行動實在是太激烈了,讓寡君難以接受。
而且,薛公與敝國交好,寡君十年前也曾為薛公與武頃王調停,知道薛公與齊王並非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
所以,寡君願意再次出面為薛公與齊王調停。”
說著,宜信君又看著田文保證道:“當然,為了避免齊魯兩國攻破薛地,敝國也願意從陶郡還有方與郡各調兵三千,共出兵六千,以助薛公守衛薛城。”
田文正愁兵力不足,此刻一聽魏國願出兵六千,大喜過望道:“如此,就多謝宜信君,多謝魏王了!”
宜信君離開後,田文喜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之言甚是,現在齊王冀那小子同時惹怒各國,現在連不願與齊國為敵的魏國都願意出兵救援薛城。
這一下,本君無憂矣。”
······
趙國邯鄲王宮。
趙王何接見了田文的使者,並答應一定會出兵救援薛地後,召來相國公子勝、大將軍韓徐為、將軍廉頗、大臣藺相如,問道:“諸卿,田文派人來求救,說是齊王補給寡人面子,前腳驅逐了寡人的使者,後腳就派人去攻打薛地,這是在向寡人示威,是蔑視寡人,並請寡人立即出兵擊齊。
對此,諸卿以為是否出兵救薛?”
公子勝率先應道:“大王,田文交遊廣闊,在各國都有極廣的人脈,拉攏田文,這對我趙國有利。
而且,田文在齊國聲望極高,熟知齊國內情,如今我趙國正欲攻打齊國,齊王又與田文勢不兩立。所以,臣以為救援薛地,勢在必行。”
韓徐為三人聞言,皆開口道:“當救。”
“怎麼救?去救薛,還是伐齊?”
四人異口同聲道:“伐齊。”
“何時伐齊。”
“等齊國出兵伐薛之後/等齊國與薛地打得筋疲力盡之時···”
趙王何聽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立即看向公子勝,問道:“相國說說看,為何是齊國出兵之後?”
公子勝眼睛餘光瞄了一眼對面的韓徐為,應道:“大王,田文不久前才去魏國借糧,所以,臣以為薛地缺糧,不能久持。此外,薛地乃是齊國地盤,齊國伐薛乃是平叛,而且齊國熟知薛地內情,一旦出兵伐薛,必定會迅速攻克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