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如果秦楚兩國真能打成這樣,這就是我趙國之幸。”趙王何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嘆道:“可惜的是,秦國也防著這一點,雖然呼叫了大軍,但是宛城的白起一直按兵不動。”
“大王。”樓昌拱手道:“臣以為我趙國現在就可以消除秦國的顧慮。”
說著,樓昌激情昂揚的道:“臣以為,對我趙國而言,攻打秦國,只會白白的便宜了魏韓兩國,即便是秦國因此而割地求和,所獲得的地盤也不過是上郡的貧瘠之地,上郡的地盤,取之並無大用,而且秦國還隨時都可以出兵收回。
而齊國則不然,齊國河間之地乃是聞名天下的膏腴之地,人口眾多,百姓殷實,取之,便能極大的壯大我趙國。
同時,秦國強大,我趙國想要擊敗秦國很難,即便是聯合各國一同出兵伐秦,可只要秦國閉關自守,縱使有百萬大軍,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攻破函谷關。而齊國則不然,齊國不久前才剛剛傷了元氣,且秦趙之間一馬平川,我趙軍從聊城東進攻略齊地,齊國根本就無險可守。
故,對比秦齊兩國,我趙國攻打齊國不僅容易而且所獲多、厚,而攻打秦國,不僅困難而且所獲少、薄。
且,只要我趙國出兵伐齊,則秦國見五國大亂,必定會傾盡全力伐楚,秦楚構難,則趙國之利。而伐秦救楚,雖有救楚之功,但楚國與齊國親近,必將成為我趙國伐齊的阻力。”
說到這,樓昌看著趙王何道:“大王,臣以為此時此刻,我趙國理應出兵伐齊。”
趙王何聞言,沉默了許久,面色沉重的道:“賢卿,這事寡人已經知之,但還要細細思量一二。”
樓昌一怔,急道:“大王···”
趙王何搖了搖頭,抬手製止了樓昌。
······
次日。
楚國左徒黃歇抵達邯鄲。
宮中。
黃歇向趙王何道:“大王,如今秦國正全力攻打我楚國,在我楚國西北兩面的秦軍,就已經超過了三十萬。
計算秦國的國力,如今秦國內部已經非常空虛了,當此之時,只要有一支大軍攻打秦國,則秦國必定抵擋不住。
現在這個時候,就是各國伐秦的天賜良機,故,寡君派臣來趙,甚至派出使者同時前往三晉齊燕五國,就是為了請五國立即出兵伐秦。
不然錯過了這個機會,各國想要再次削弱秦國,那就難了。”
趙王何一聽,點頭道:“請先生放心,之前寡人與五國之君在洛邑盟誓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寡人有怎會背叛盟約呢?”
黃歇見趙王何絲毫沒有提及出兵一事,便追問道:“不知大王準備何時出兵?”
趙王何皺眉道:“這個問題,寡人還要細細思量。”
黃歇見趙王何推脫,再開口道:“大王,如今敝國已經拖住了三十萬秦軍,也被三十萬秦軍拖住了,已經無力再出兵伐秦。
故,寡君決定將合縱長的位置讓出,推薦大王為新的合縱長,並舉薦趙國大將軍趙梁為合縱聯軍統帥,還請大王出面召集五國大軍,出兵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