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秦相魏冉奪取韓國宛葉兩地後,領兵伐魏,魏國無力抗秦,獻河東四百里地求和。結果,秦國答應講和一年不到,魏冉又再次領兵伐魏,魏國無力抵抗,損失六十餘城。
五年前,秦再伐魏,又取大城兩座。三年前,秦國再次攻打魏國,魏國無力抵抗,將包括故都安邑在內的河內大片區域獻給秦國求和。
短短七年間,魏國損失了接近一半的國土。”
說到這,魯仲連嘆道:“若非三年前我齊國出手,恐怕秦國三年前就已經兵圍大梁了。”
魏王遫想起被魏冉支配的時日,臉色一青,心中一冷,呼吸也漸漸亂了。
此時,魯仲連拱手道:“大王,從十年前開始,魏國元氣大傷,國中精銳損失殆盡,國力大損。
其後,秦國有連年伐魏,魏國在秦國的攻擊下,連年損兵折將,還損失了包括河東河內在內的近半國土,以魏國之力,也只比韓國強幾分。
可是,就憑魏國現在的國力,向南吞併了宋國七百里地,然後國中軍隊大部都需要鎮守宋國。
現在,魏國又將東部北部的大部分軍隊調到西部,甚至還抽調了陶城的守軍,湊得六七軍隊,夥同燕趙,打算侵吞我齊國西部從甄城到阿城的四百里地。
足足四百里地,還有阿甄兩座大城,非五萬大軍不能鎮守。”
說到這,魯仲連拱手道:“敢問大王,當初魏國尚有河東河內的情況下,都在秦軍的攻勢下守不住國都。現在,在魏國只剩下一半土地的情況下,還要分出大部分的兵力去鎮守新得的千里地盤,如此,大王如何應對突發戰況呢?
魏國現在實力不足,而魏國本土還有新得的宋地以及阿城甄城之地,全都是肥沃的膏腴之地,而以魏國之力,卻是守不住這麼大的地盤。這就好比是稚子持金於鬧市,一不留神就會人死金失。
更何況,寡君親臨濟水,就是向燕趙魏三國表明,我齊國絕不會放棄阿甄,哪怕河間河北全丟了,也不能失去阿甄。厺厽 阅笔趣 yuebiqu.com 厺厽
魏國取阿甄,這就是與齊國不死不休。”
說罷,魯仲連看著魏王遫道:“大王面對如此險境,依然不自警,東與齊國結怨,南與楚爭宋,西與秦結下大仇。
現在,秦王已經罷免了全力要求攻打我齊國的魏冉,不禁釋放了我齊國使者巴子,更是在咸陽公開重禮禮遇巴子,秦王欲與我齊國講和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
一旦秦齊兩國聯合,然後再以宋地引誘楚國,秦齊楚三國聯合攻魏。
如此,大王以為魏國能打贏秦齊楚三國嗎?就算聯合趙韓,能擋住秦齊楚三國嗎?能守住宋國還有我齊國的阿甄等地嗎?”
魏王遫聽到魯仲連的三連問,不禁臉色一白。
此時,魯仲連又拱手道:“大王,魏國的仇人是秦國,對魏國威脅最大的也是秦國,現在秦國雖然遭到重創,但依然未傷元氣,隨時都有出兵伐魏的可能。
而我齊國雖然傷了元氣,但守住國土並不難。現在,魏國放著秦國這個生死大敵不顧,又將本可以信賴的盟友得罪。四處樹敵,這並非國家長久之法。
故,臣以為,為魏國計,不如先佔有宋國,並與齊國結盟,如此,才能避免秦國繼續侵凌,也避免遭到各國圍攻。
不然,在我秦齊兩國的夾攻下,魏國必定秦齊楚趙韓五國瓜分,就如同趙伐中山,齊趙燕三國分之,齊伐宋,齊趙魏楚四國分之。”
說罷,魯仲連拜道:“臣話已至此,還請大王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