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王職駕崩的第九天,樂毅因為與新王有恩怨,而決定廢新王改立公子純為王,並再次出任燕相的謠言開始在薊都傳播。
燕人聞之,無不議論紛紛,奔走相告。
一時間,薊都到處都是樂毅與公子純謀反的謠言。
燕王鄭聞之,急招相國郭宇、大臣韓志商議。
大殿中。
燕王鄭揣揣不安的問道:“現在城中之人全都在說大將軍與公子純打算謀反,不知兩位賢卿以為如何?這是謠言還是樂毅真要強立公子純為王。”
做為燕王鄭的心腹,與燕王鄭休慼與共的韓志,立即拱手道:“大王,雖然臣現在無法判斷城中的訊息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但是,臣以為大王不可不防,現在阿城那邊樂毅手握十三萬燕軍,還有趙魏兩國大軍協助。徐州那邊,公子純手中有四萬燕軍。
而大王直接控制的軍隊,數量還比不上公子純,故,臣以為大王當早做準備。
不然,萬一樂毅真的要謀反,那大王可不能束手就擒。”
郭宇聞言,頗為沉重的點了點頭。
當初先王在的時候,重用了以他父親郭隗為首的燕國貴族,然後,在他們君臣的共同努力下,燕國實力迅速恢復。
但是,十幾年前,齊人鄒衍到了燕國後,這種情況就開始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先是先王拜鄒衍為師,建石宮居之,然後又重用了鄒衍。
接著,權之戰十萬燕軍被齊軍殺得全軍覆沒,燕國貴族遭到重創,然後樂毅來到燕國,並被先王舉為亞卿。
樂毅到了燕國後,便開始展開變法,重新編訂燕國法律,並嚴格執法,還拋棄了先王一直遵循的重用親近大臣,優先提拔貴族的傳統,轉而根據才能授官,根據功績授職,貶斥那些忠心耿耿的貴族。
於是,原本的燕國貴族再次遭到重創,許多人下野,接著趙人劇辛、趙奢,衛人屈庸等外國人紛紛上位,還提拔了地位卑賤的秦開。而他們原本的燕國貴族,反而被外人壓了下去。
甚至,數年前他們鼓動還是太子的燕王鄭出面駁斥樂毅,讓先王尊重燕國的傳統。
但···先王站在了樂毅那邊。
若是樂毅回來,不管樂毅會不會謀反,但,他相國的位置必將不保,甚至,他們這些燕國貴族還會再次在樂毅的威壓下苟延殘喘。
想著,郭宇立即拱手道:“大王,韓大夫所言極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樂毅與公子純手握重兵,而且,大王與樂毅早年有些衝突,雖說當年先王站在了樂毅那邊,但樂毅心中肯定也對大王不滿,認為大王不是明主。
而公子純出身高貴,又與樂毅交好,更在伐齊之時建立了不少功勳,在軍中名望頗高。
萬一樂毅真與公子純聯手,那大王恐有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