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齊一怔,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葉孚拱手道:“君上,臣以為用田文為將,未必會有利於魏國,但絕對會對君上不利。但是,如果用樂毅為將,未必會不利於魏國,但絕對會對君上有利。”
魏齊一愣,看著葉孚道:“先生,這是為何?”
葉孚笑道:“君上,我魏國之所以用田文為相,以前是為了擁田文拉攏齊國,後來則是為了借用田文在天下的威望。
可是,現在田文因為自己與齊王的一點矛盾,就背叛了齊國,還連累齊國都城臨淄都被攻克了。
世人都說,田文乃是小人,他連齊國都背叛了,還有那個國家是不能背叛的呢?”
頓了頓,葉孚繼續道:“對於田文這樣的小人,想來大王早就對他提防了,只是因為現在還需要借用田文的才能和威望對抗秦國,所以才暫時忍耐田文而已。
如果這次以田文為將,率軍解救魏國於危難,那這就是救國之大功。若是田文獲得了這個功勞,那即便大王對田文不滿,可看在這個功勞的份上,也只得繼續任用田文為相。
可是,如果這次率軍解救魏國是樂毅,那情況就不同了。
魏國已經安定,而大王早就對田文不滿,再加上田文對魏國也沒有什麼功勳。如此,大王必定會罷免聲名狼藉的田文。
一旦田文免相,這難道就不是君上的機會嗎?”
說著,葉孚拱手道:“君上,所以臣說以樂毅為將,對君上有利,有大利。”
魏齊心中一動,但想起城外的秦軍,又有些不安道:“可是,那樂毅乃是燕國大臣。”
葉孚拱手道:“君上此言差矣,樂毅可不僅是燕國大臣,他還是趙相,而且,大王昔日還曾對樂毅有恩。當年趙國內亂,樂毅出奔於魏,是大王接待了他,並任命樂毅為臣。
樂毅何許人也,那可是因為燕王的知遇之恩,就願意捨棄齊國的人,這可是至誠君子啊!所以,樂毅既然會報答燕王的恩情,難道他就會忘記大王的恩情了嗎?
所以,只要以樂毅為將,樂毅必竭盡全力以報大王昔日之恩。”
魏齊心中大動。
此時,葉孚又道:“還有,君上,田文名聲雖大,但那都是花錢鼓吹起來的,田文在齊魏秦三國都當過相國,可曾有大功?
樂毅則不然,他可是有真才實學的,率領區區弱燕就攻下半個齊國。要知道,即便強如趙國,現在還未攻下齊國昔陽城呢。
所以,臣以為用樂毅為將便。”
魏齊聽到這,用力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