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1月5號,在上層的干預下,持續了將近一年的3q大戰終於暫時平息了。
360方面下線了“扣扣保鏢”,並發表公開信稱:願擱置爭議。
10號,360方面又宣佈扣扣和360已經恢復相容。
21號,企鵝方面也釋出了一封對大眾的致歉信。
企鵝和360雙方算是“握手言和”了。
沒有了360的牽制,企鵝方面頓時將矛頭全部轉向了趣動集團。
11月8號,趣動集團方面第一次公開了趣聊的資料。
上線18天趣聊的使用者數已經達到了2400多萬。
之前韜光隱晦是為了避免過早的刺激企鵝方面,可現在微信都要上線了,也就沒有必要再藏著掖著了。
企鵝方面的反應速度,比李哲預計的還要快,不過半個月就把微信做出來了。
這個資料一公佈,就引發了行業震動,媒體也是紛紛報道。
18天時間,2400多萬使用者,這速度也太驚人了。
目前國內智慧機使用者也只有1億多,也就是說只用了兩週多的時間,趣聊就搶下了兩三成的市場。
不過,儘快趣聊前景看似極好,卻沒有多少資本主動跟趣動集團接觸,就算有幾家資本提出想要入股,給出的估計也很低。
十年後有一句話,要判斷一個有沒有投資價值,先要看bat會不會做這個專案。
現在也是一樣,儘管趣聊佔據了不小的前期優勢,可趣動集團跟企鵝這樣的巨頭實力相差懸殊。
趣聊能有多大的贏面還很不好說,一旦趣聊專案失敗了,所有投資就都會打了水漂。
資本就是這樣,永遠只會錦上添花,絕不會雪中送炭。
對此李哲也不以為意,現在他們不肯下注,等以後趣聊發展起來,他們再來搶著投資的時候,就要出大血了。
再說,他現在也不缺少資金。
11月12號,企鵝方面正式釋出了微信,這一版的微信和趣聊的功能基本相同,可以發動文字訊息和圖片,不超過60秒的語音訊息,有朋友圈。
不過,在同步了扣扣和強大的宣傳攻勢下,上線一天,萬使用者。
企鵝方面也線下、線上的推廣團隊,但由於是匆忙上陣,推廣團隊遠沒有趣聊團隊,成熟、有經驗、有效率。
而就在微信上線的兩小時後,趣動集團方面,就釋出了趣聊2.0版。
這一版本的趣聊增加了基於位置的服務“附近的人”、“漂流瓶“和“搖一搖“,允許使用者與附近的陌生人聯絡。
趣聊2.0版一線上,每日新增使用者數就從五十多萬,漲回到了近百萬。
即時通訊軟體,最重要的還是社交功能。
就像最早徹夜聊扣扣那批人都是為了“交朋友”。